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彦章在新桥暂泊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自然描写。
首联“徙倚新桥路,征人感滞留”,开篇即点明地点与心境。诗人站在新桥上徘徊,心中涌起对滞留的感慨,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无奈。这里的“征人”不仅指诗人自己,也泛指所有在外漂泊的人,表达了对远方与归家的深深思念。
颔联“月明前岛出,风定众帆收”,转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月光皎洁,照亮了前方的小岛,风停后,众多船只的帆都已收起,整个画面显得格外和谐与宁静。这样的景象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平静与安宁的象征。
颈联“华发欺清镜,黄花怯素秋”,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个人情感。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的头发已经斑白,面对镜子,不禁感叹时光的无情。同时,秋天的黄花在素秋中显得有些畏惧,仿佛在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季节的更迭。这两句通过对比和拟人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易逝的感慨。
尾联“平生求友志,到此信悠悠”,总结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一生追求友情,而现在,在这静谧的夜晚,所有的思绪都变得悠远而深长。这一联既是对过往生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与憧憬,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个人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