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落日龙舟山下回,寺门依旧对山开。
霜凋碧树烟生草,从此频伤八月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时分,龙舟山下的宁静画面。诗人以“落日龙舟山下回”开篇,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一个即将结束的一天,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之中。接着,“寺门依旧对山开”,既展现了古寺的庄严与历史的沉淀,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不变的循环。
“霜凋碧树烟生草”一句,通过“霜凋”和“烟生”两个动态景象,生动地刻画了秋天的萧瑟与生命的衰败,同时也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从此频伤八月来”,则直接点明了这种情感的触发点——每年的八月,似乎总能勾起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与哀伤。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生命、时间以及自然之间深刻联系的思考。
不详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每进文章出殿迟,日华西转万年枝。
甘泉罢幸扬雄老,满鬓秋风不受吹。
牵牛引蔓上棠梨,上有幽禽夜夜栖。
自有秋风动疏竹,江南落月不须啼。
祗今谁是钱塘守,颇解湖中宿画船。
晓起斗茶龙井上,花开陌上载婵娟。
老却眉山长帽翁,茶烟轻飏鬓丝风。
锦囊旧赐龙团在,谁为分泉落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