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日醵饮丹山

举头又是菊花天,走遍山林命苟全。

忍赋庚寅伤乱世,漫书甲子记流年。

陶篱一醉虚抛久,萧寺重游梦觉然。

今是何时成此会,教人平地说神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抬头望去又是菊花盛开的季节,我在山林间四处流浪只为保全性命。
我忍受着庚寅年的战乱之痛,随意地写下甲子年来记录流逝的岁月。
长久以来,我曾在陶渊明的篱笆旁沉醉,如今在寂静的寺庙中醒来,梦境犹在。
现在是什么时候,我们能聚在一起,谈论这样的神仙生活呢?

注释

举头:抬头。
菊花天:菊花盛开的季节。
命苟全:勉强保全生命。
庚寅:干支纪年法中的庚寅年。
伤乱世:感叹战乱。
漫书:随意书写。
陶篱:陶渊明的篱笆,代指田园生活。
虚抛:虚度。
萧寺:寂静的寺庙。
成此会:相聚在此。
平地说神仙:平心静气地谈论神仙般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乱世,感叹时光流逝,借饮酒和游历来寻求心灵慰藉的场景。"举头又是菊花天"点明时令,暗示秋意浓厚,也暗含隐居之意。"走遍山林命苟全"表达了诗人对乱世的无奈与求生的坚韧。"忍赋庚寅伤乱世,漫书甲子记流年"直接抒发了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岁月的感慨。

"陶篱一醉"引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又因现实无法实现而感到遗憾。"萧寺重游梦觉然"则通过游历寺庙,寄托了超脱尘世的愿望。最后,诗人以疑问句"今是何时成此会,教人平地说神仙"收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人生的诗,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面对乱世的内心世界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二月九日偶成

老境何须更问年,得须臾活便翛然。

平生交际无金谷,穷健中閒自葛天。

终日闭门知拙味,有时放杖信嬉缘。

儿孙子曰一声处,已觉诗书世的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二月二十五日醉吟

午酒三杯率处真,不知门外有风尘。

溪山花木一帘影,兄弟妻孥满屋春。

万事到头皆有命,两閒立脚要求仁。

羲皇以上已难问,且做渊明左右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二月十八日过邑有感二首(其二)

说著时难心自寒,斜阳焦土更无边。

故家空梦莺花地,残户不成蚕麦天。

造物未应终绝物,今年莫省是何年。

郁攸独免侵乡校,也向斯文要结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二月十八日过邑有感二首(其一)

植杖东风立晓寒,凄其极目甚穷边。

黑尘犹暗新焦土,青日无光老晦天。

花凤逢春谁借景,杜鹃怀古自啼年。

吾今且忍须臾死,得见升平或有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