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蓬莱馆

朱门高柳画桥南,掠面风埃喜解骖。

霁日偶逢春盎盎,野人不惯屋潭潭。

堂中剩喜簪裾集,楼上时闻鼓角酣。

明发扁舟觅归路,趁时吾欲事农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翻译

富豪人家的宅院建在画桥南边,微风拂面,街上的尘土仿佛也为我解忧。
雨过天晴的日子,我偶然遇到春意盎然的景象,乡野之人不习惯于城市的繁华喧闹。
厅堂里满是衣冠楚楚的人聚会,楼上传来阵阵鼓角声,热闹非凡。
天亮后,我打算乘船寻找回家的路,趁着好时光,我想要从事农耕和养蚕的田园生活。

注释

朱门:富豪人家。
高柳:高大的柳树。
画桥:装饰华丽的桥。
南:南方或面向南方。
掠面:拂过脸庞。
风埃:风中的尘土。
霁日:雨过天晴。
盎盎:生机勃勃的样子。
野人:乡野之人。
屋潭潭:形容城市建筑密集。
堂中:厅堂内。
剩喜:非常欢喜。
簪裾集:衣冠楚楚的人聚集。
楼上:楼上。
鼓角酣:鼓角声激烈。
明发:天亮。
扁舟:小船。
觅归路:寻找回家的路。
趁时:抓住时机。
事农蚕:从事农耕和养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蓬莱馆所见的景象以及他的内心感受。首句"朱门高柳画桥南",以繁华富丽的朱门和高大的柳树、精致的画桥,展现出一幅富贵人家的景象。"掠面风埃喜解骖",诗人骑马经过,微风吹散了尘埃,心情愉悦,仿佛暂时摆脱了尘世的喧嚣。

"霁日偶逢春盎盎",雨过天晴,阳光明媚,春天的气息浓郁,诗人偶遇此景,倍感欣喜。然而,"野人不惯屋潭潭",他自称为"野人",暗示自己并非官场中人,对于深宅大院的豪华生活并不习惯,更喜欢自然的宁静。

"堂中剩喜簪裾集",描述的是堂内宾客云集的热闹场景,而"楼上时闻鼓角酣"则增添了些许军旅或节日的气氛。诗人身处其中,虽然享受着热闹,但内心深处还是向往简朴的生活。

最后一句"明发扁舟觅归路,趁时吾欲事农蚕"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决定在黎明时分乘船寻找回家的路,希望回归农耕生活,体现了他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深深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富贵与简朴,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属疾

白头属疾卧丘园,药物枝梧且仅存。

月黑浅山闻鵩啸,窗明高树送鸦翻。

谗欺薄命深消骨,忧集穷途黯断魂。

回视少时真隔世,但馀一念在元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悲秋

一抛蓑笠雪溪舟,八载梁州复益州。

才破繁华海棠梦,又惊摇落井梧秋。

晓班无复趋行殿,晚境惟思老寝丘。

病肺经旬疏酒盏,愁来惟是上南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悲秋

病后支离不自持,湖边萧瑟早寒时。

已惊白发冯唐老,又起清秋宋玉悲。

枕上数声新到雁,灯前一局欲残棋。

丈夫几许襟怀事,天地无情似不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搔首

玩画无馀易,闻歌已尽诗。

古人不可作,此理孰能推。

白发秋风里,青灯夜雨时。

初心竟当负,搔首叹吾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