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过云中》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首联“把酒不成醉,出门行路难”开篇即以酒难以成醉、出门行路艰难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内心的挣扎与外界环境的挑战并存的氛围。酒本是人们用来消愁解忧的良药,但诗人却无法借酒消愁,出门时又遭遇了难以逾越的困难,这既是对现实困境的直接描述,也是内心情感的外化。
颔联“客愁千里破,归梦五更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表达。千里之外的客居生活让诗人倍感孤独与忧愁,而五更时分的梦境则成了他心灵的慰藉,但即便是梦中的归家也已破碎,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与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颈联“三仕有何喜,一生常鲜欢”则转向对人生价值的反思。诗人回顾自己多次出仕的经历,却发现其中并无真正的喜悦与满足,一生之中常常感到欢愉的稀少。这一联揭示了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真正幸福的渴望。
尾联“恨无南去雁,为我报平安”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在无法直接传递消息的情况下,诗人希望有一只南飞的大雁能为自己捎去平安的消息,寄托了对亲人安好的深深关切与期盼。
整体而言,《过云中》通过诗人独特的视角和情感体验,展现了对个人命运、社会现实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洞察,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