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云中

把酒不成醉,出门行路难。

客愁千里破,归梦五更残。

三仕有何喜,一生常鲜欢。

恨无南去雁,为我报平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过云中》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首联“把酒不成醉,出门行路难”开篇即以酒难以成醉、出门行路艰难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内心的挣扎与外界环境的挑战并存的氛围。酒本是人们用来消愁解忧的良药,但诗人却无法借酒消愁,出门时又遭遇了难以逾越的困难,这既是对现实困境的直接描述,也是内心情感的外化。

颔联“客愁千里破,归梦五更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表达。千里之外的客居生活让诗人倍感孤独与忧愁,而五更时分的梦境则成了他心灵的慰藉,但即便是梦中的归家也已破碎,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与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颈联“三仕有何喜,一生常鲜欢”则转向对人生价值的反思。诗人回顾自己多次出仕的经历,却发现其中并无真正的喜悦与满足,一生之中常常感到欢愉的稀少。这一联揭示了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真正幸福的渴望。

尾联“恨无南去雁,为我报平安”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在无法直接传递消息的情况下,诗人希望有一只南飞的大雁能为自己捎去平安的消息,寄托了对亲人安好的深深关切与期盼。

整体而言,《过云中》通过诗人独特的视角和情感体验,展现了对个人命运、社会现实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洞察,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宿海会寺(其一)

佛堂光未放,桑下唤难回。

是处皆堪歇,何山不可开。

泉因龙吐出,经自兔衔来。

径向黄沙过,寻僧问劫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宿海会寺(其二)

青山云水窟,杖锡几时来。

竹待香严击,松经道者栽。

西江无水吸,震旦忽花开。

三笑图中友,同倾破戒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游碧落

寂历松閒寺,临流胜槩藏。

断云开石壁,横吹爽溪堂。

谩与诗情在,留连道话长。

行人贪吊古,归路半斜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九里谷

九曲羊肠路,千层剑戟山。

行钩藤蔓刺,坐印石花斑。

树发三春暮,云归万壑闲。

相陪林下屐,虽倦不知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