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游连江石门坐林下有虫咂肤视之仅可分有无疑蚋也以诗嘲之

么么何从到上方,敢将唇吻犯堂堂。

但知射影求阴中,可笑当年不自量。

鲎目苦遭蚊喙聒,象蹄犹畏鼠牙伤。

须臾性命随翻手,蛮触应难望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怎么能够轻易到达高处,竟敢用嘴唇触碰威严的殿堂。
只知道在阴影中寻找目标,可笑那时的自己过于轻率。
鲎的眼睛苦于蚊子的叮咬,大象的脚掌还惧怕老鼠的牙齿伤害。
生命的转瞬即逝如同翻手之间,蛮触这样的小生物难以期待回归故土。

注释

么么:形容轻率或无礼的行为。
堂堂:形容威严庄重的样子。
射影:比喻暗中窥探或算计。
阴中:指隐蔽、阴暗的地方。
鲎目:鲎的眼睛,古代一种奇特的海洋生物。
蚊喙:蚊子的嘴,这里比喻微小的威胁。
象蹄:大象的脚掌。
鼠牙:老鼠的牙齿,象征微小的敌人。
蛮触:传说中的小虫,比喻弱小的生命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夏日游连江石门时,坐在林下感受到的景象与心境。开篇“么么何从到上方,敢将唇吻犯堂堂”两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形容蚊虫的行进和大胆,仿佛它们在挑战什么不可触碰的禁忌。紧接着,“但知射影求阴中, 可笑当年不自量”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小生物贪图享乐、不知自我尺度的嘲讽。

下片则转向具体描绘蚊虫的骚扰和自己对往昔岁月的反思,“鲎目苦遭蚊喙聒,象蹄犹畏鼠牙伤”写出了蚊虫如何在水中纠缠鱼类,象牙因怕老鼠而受到伤害,通过这种自然界的小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反映出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诗人由此感慨,“须臾性命随翻手”一句,则表达了生命无常、转瞬即逝的哲理。

最后,“蛮触应难望故乡”显示了诗人对于远方家园的怀念之情,尽管身处异地,但心系故土。全诗通过对蚊虫骚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乡愁与悲凉。

从艺术表现上看,这首诗语言生动,想象丰富,通过对蚊虫等小生物的观察,展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收录诗词(779)

李弥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号:筠西翁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085~1153

相关古诗词

席上分韵赋梅花得知字

寒梅独笑野人扉,只有春风许自知。

蜡屐追芳输我辈,着鞭持酒记他时。

白霓行处玉妃从,明月光中宝璐垂。

更与丁宁后来秀,醉中来折最高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晋康郡侯硕人曾氏挽诗(其二)

身备难并福,心明最上宗。

夜台亡宿恨,旦宅漫遗踪。

尘暗鱼机帐,云低马鬣封。

酸风一襟泪,哀入暮山松。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晋康郡侯硕人曾氏挽诗(其一)

阀阅荣誇俗,闺房秀出群。

得贤推淑女,有子赖严君。

台柏忧时誉,庭兰奕世闻。

高名写彤管,异代仰清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留别傅才儒

壮岁追随鬓已苍,谁将勋业问行藏。

怜公惜莫鸡群鹤,顾我凌兢虎质羊。

败柳亦工喧暮雨,寒花直欲腻秋霜。

更谋浊酒穷清夜,明日山深木叶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