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院杂题五首(其二)

莲炬银台堕蜡泥,氍毹重席织文鸡。

计偕万里人交趾,骨买千金马月题。

省树春回珠蕊亚,御沟冰泮缬波齐。

胪传名上多龙虎,昨夕官占已报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马祖常的《试院杂题五首(其二)》描绘了考场内外的景象与氛围。首句“莲炬银台堕蜡泥”,以“莲炬”和“银台”渲染出考场内灯火辉煌、庄严肃穆的场景,而“蜡泥”的细节则暗示了考试的紧张与时间的紧迫。接着,“氍毹重席织文鸡”描绘了考生们坐于铺满地毯的考场上,仿佛置身于精致的织物之上,营造出一种既舒适又充满仪式感的环境。

“计偕万里人交趾,骨买千金马月题”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考生们来自遥远的地方,为了追求功名不惜花费巨大代价,体现了古代科举制度对士子们的吸引力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省树春回珠蕊亚,御沟冰泮缬波齐”则将视线转向自然,春天的到来使得省树上的花蕾绽放,御沟中的冰融化,波光粼粼,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同时也寓意着考生们在经历了冬日的艰苦备考后,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

最后,“胪传名上多龙虎,昨夕官占已报奎”点明了科举考试的结果,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者的名字被高声宣读,如同龙虎般威猛,预示着他们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而“昨夕官占已报奎”则暗示了考试结果的公正与提前预知,体现了古代科举制度的严谨与公平。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考场内外的景象,还蕴含了对科举制度的赞美与对考生们努力与期待的深切关怀,展现了古代社会对于知识与人才的高度重视。

收录诗词(258)

马祖常(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 字:伯庸
  • 籍贯:元代色目
  • 生卒年:1279~1338

相关古诗词

试院杂题五首(其三)

春闱新雨透花泥,学士联诗拟斗鸡。

騕袅龙媒来大宛,狻猊狮子出雕题。

宫花压帽牌金小,官锦裁袍绶綵齐。

奏牍三千方朔健,天章烂熳象西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试院杂题五首(其四)

歌诗且莫到青泥,好倩王褒颂碧鸡。

人去淮南愁米价,雁来江北问书题。

催花晓树飘帘密,滋麦春膏覆垄齐。

最喜泰阶平在位,众星分次绕明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试院杂题五首(其五)

游客春来醉若泥,摄官一月伏雌鸡。

连茵夜听同年语,写纸朝分举子题。

画阁薰香金篆郁,银台烧烛玉虫齐。

太官已具恩荣宴,列宿重辉想次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光山县尹孔凝道作县有声乡人为图

光山近在故山西,树满江头稻满畦。

邻屋读书相教授,社祠醉酒共提携。

水牛砺角嫌耕浅,野茧抽丝喜价低。

春雨行田无从吏,独骑斋马畏青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