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俗念.题柔吉妹梨花白燕图

一枝玉雪,倩边鸾写出,淡妆丰韵。

添个呢喃迎社燕,错认钗飞不定。

素羽分烟,碧纱笼月,莫辨伶俜影。

清明过了,憎寒怯暖谁省。

却忆咏絮清才,缟衣翠袖,风调真相并。

神女多情怜寂寞,来伴锁窗孤冷。

选梦云窝,驱愁香国,一样单栖稳。

红丝亲系,故人无恙应认。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清代袁绶的《无俗念·题柔吉妹梨花白燕图》是一首描绘闺中女子与白燕共情的细腻之作。开篇"一枝玉雪,倩边鸾写出,淡妆丰韵",以生动的比喻赞美了梨花的洁白如玉,仿佛是凤凰笔下生出的素雅之美,展现了女子的淡然气质和丰盈韵味。

接着,诗人通过"添个呢喃迎社燕,错认钗飞不定",将白燕的呢喃声与女子的期待相融合,暗示她误以为燕子是失落的钗子化身,流露出对陪伴的渴望。"素羽分烟,碧纱笼月",进一步描绘了燕子在烟雾和月光中的朦胧身影,增添了画面的神秘感。

"清明过了,憎寒怯暖谁省",借清明时节的转换,表达了女子对季节更迭的敏感,以及无人理解其内心感受的孤独。接下来,诗人回忆起女子的才情,"咏絮清才,缟衣翠袖,风调真相并",赞美她的才情出众,衣着风姿与梨花燕子相映成趣。

"神女多情怜寂寞,来伴锁窗孤冷",将女子比作孤独的神女,渴望情感的慰藉,而白燕似乎成了她的伴侣,共同面对寂寥。"选梦云窝,驱愁香国,一样单栖稳",写燕子选择在女子的梦境中栖息,为她驱散愁绪,营造出一种宁静的共处氛围。

最后,"红丝亲系,故人无恙应认",以红线象征缘分,表达对远方故人的思念,希望她们能感知到这份深情厚谊,确认彼此都安好。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梨花白燕为载体,细腻地刻画了一位闺中女子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她的情感寄托和生活情境,富有诗意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148)

袁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慢.惜花

背红闺綵伴,侵晓起、绕苔墀。

待数树分铃,悬幡酹酒,不放春归。枝枝。

竞芳弄影,最销魂月底上灯时。

好伴笙清笛暖,莫教燕妒蜂痴。霏霏。红雪扑帘飞。

吹落怨风姨。叹九十韶光,三分春色,多付香泥。

心期。隔年再见,却何堪一载费相思。

谁唱阳关送别,可怜只有莺儿。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百宜娇

剪柳风柔,养花雨细,催就几番春讯。

弹指流光,惊心往事,早是踏青期近。

秋千倦倚,恰镇日、慵翻唐韵。

试轻衫、重又装棉,馀寒无奈犹蕴。

芳径里、落红成阵。日影转回廊,绿窗人困。

燕蹴帘钩,莺啼栏曲,不管愁萦方寸。

深深院宇,乍梦觉、绣屏香烬。

恁新来、瘦减桃花,钏环宽褪。

形式: 词牌: 百宜娇

梦横塘.春日感旧

石发梳云,柳丝牵雨,微凉深闭池馆。

才过烧灯,蓦又听、饧箫吹暖。

倦不成妆,慵还觅睡,旧情都懒。

向危栏悄倚,望断平芜,裙腰路,烟痕软。

欢悰堕了难寻,任梨花落尽,雏莺娇婉。

拍遍红牙,浑不是、者般消遣。怕暗里、韶华偷换。

小叠蛮笺写春怨。

燕垒泥融,鹊炉香润,奈相思人远。

形式: 词牌: 梦横塘

过秦楼慢.花魂

梦短成烟,身轻逐絮,好倩晓风扶定。

蜂须慢惹,蛛网潜穿,不怕妒花风劲。

还向树底幽寻,埋玉泥香,瘗愁径冷。

怨东皇何事,催将春去,付将悽哽。

空记忆、艳夺朝霞,娇笼凉月,几费词人吟咏。

珠帘望里,玉笛声中,飞过阑干无影。

惆怅留仙,未能盼断珊珊,容消金镜。

便重来有约,只恐莺盟难證。

形式: 词牌: 选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