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时

惨澹乾坤火厝薪,銮舆无地可蒙尘。

横流到处将安往,上帝高居已不神。

郿坞燃脐方恨晚,庙堂食肉汝何人。

膏肓尚有回天药,虎豹当关不敢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哀时》是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时局的深切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关切。

首联“惨澹乾坤火厝薪,銮舆无地可蒙尘。”以“惨淡”描绘出天地间一片凄凉景象,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熊熊烈火吞噬,象征着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而“銮舆无地可蒙尘”则暗指皇帝无法找到避难之地,形象地表现了君主在乱世中的无助与惶恐。

颔联“横流到处将安往,上帝高居已不神。”进一步揭示了时局的混乱与不可控。无论是洪水还是战乱,都让人民无所适从,找不到安全的归宿。同时,“上帝高居已不神”一句,借神话中的上帝来比喻至高无上的权力,暗示即使最高权力也无法控制局面,流露出对现实政治的失望与批判。

颈联“郿坞燃脐方恨晚,庙堂食肉汝何人。”通过对比历史上的郿坞(指东汉末年董卓的郿坞)和当前的朝廷,表达了对统治者贪图享乐、不顾百姓疾苦的强烈谴责。其中,“郿坞燃脐方恨晚”借用董卓在郿坞中奢侈生活,最终被杀的情节,讽刺当前的统治者同样沉迷于奢华享受,却未意识到危险即将来临。“庙堂食肉汝何人”则直接质问那些在朝廷中享受荣华富贵的人,你们究竟是谁,是否忘记了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尾联“膏肓尚有回天药,虎豹当关不敢陈。”虽然国家面临严重的危机,但诗人并未完全失去希望,他相信只要能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就能扭转乾坤。同时,“虎豹当关不敢陈”则形象地描绘出即使面对强大的敌人或困难,只要有人敢于站出来,就能够突破阻碍,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整体而言,《哀时》一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既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也寄寓了对变革与希望的期待。

收录诗词(263)

李希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幽愤

梦里瞻天尚戴盆,灵氛从不省烦冤。

三长已化苌弘血,九死难招宋玉魂。

明月只今怀故国,夕阳何处是中原。

沧桑一任供华发,渭水铜槃有泪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东事急

从来死病走神医,衔索枯鱼悔已迟。

六里有心欺楚使,二陵无泪哭秦师。

前途税驾真焉极,政府非才恐不支。

今日人间是何世,西风雨急雁来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九月十六日广雅尚书宅集即席赠别樊按察分得佳韵(其一)

谢公座上酒如淮,更对云山日夕佳。

前辈起居关气数,永和人物外形骸。

文章丽雅孤飞凤,鼓吹清贫两部蛙。

怕听玲珑歧路唱,潮平日落是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九月十六日广雅尚书宅集即席赠别樊按察分得佳韵(其二)

时艰相对暂开怀,禁鼓沈沈动六街。

天遣湖山供啸傲,夜谈风月杂诙谐。

新诗漫拟宫中草,往事都如梦里槐。

老去周郎才笔在,弓衣传唱遍吴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