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人间万事,识破真归笑。

恩爱与尘情,譬无常、般般是了。

浮沤幻体,生灭几时休,忘世梦,去贪争,达道真明晓。

微光觉照,应变通深妙。

命住性通天,有自然、无穷降耀。

阳纯阴尽,蜕壳免沉沦,游阆苑,玩瑶池,玉帝金书诏。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翻译

世间万物,看透真相后只会一笑置之。
恩爱与世俗情感,如同无常变化,一切终将消散。
如泡沫般虚幻的身体,生死循环何时能停?忘却世间的纷争,放下贪婪,才能真正明白大道。
微弱的光芒照亮内心,应对事物变化深奥微妙。
命运与本性相通于天,自然流露出无尽的荣耀。
阳刚与阴柔达到平衡,摆脱束缚,避免沉沦,可以游历仙境,赏玩瑶池,接受玉帝的金书圣旨。

注释

识破:看透、领悟。
真归:真实归宿、超脱。
恩爱:深情厚意。
尘情:世俗情感。
般般:一切、所有。
浮沤:泡沫,比喻短暂的事物。
幻体:虚幻的身体。
忘世梦:忘却尘世的梦境。
贪争:贪婪和争夺。
达道:大彻大悟的道理。
微光:微弱的光芒,象征智慧。
应变:适应变化。
降耀:降下荣耀。
阳纯阴尽:阴阳调和,达到平衡。
蜕壳:解脱束缚,如蝉蜕皮。
沉沦:陷入困境或沉迷。
阆苑:仙境。
瑶池:神话中的仙池,象征美好环境。
玉帝:道教中天庭的最高统治者。
金书诏:神圣的文书,象征天命或圣旨。

鉴赏

这首元代刘处玄的《蓦山溪》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词,表达了对世间万事的认识和超脱世俗的追求。词中以"识破真归笑"开篇,强调看透世事后的豁达与淡然。"恩爱与尘情,譬无常、般般是了",将人世间的恩爱和世俗情感比作变幻无常的事物,认为它们并非永恒不变。

"浮沤幻体,生灭几时休",运用比喻,将人生比作短暂如泡沫的幻象,生死轮回不断。词人倡导忘却世间的纷争,追求"达道真明晓",即领悟到超越生死的真理。

"微光觉照,应变通深妙",意指通过内心洞察,理解世间万物的奥秘,应对变化的智慧深不可测。接下来,词人提到"命住性通天,有自然、无穷降耀",强调生命的本质与宇宙法则相通,自然流露出无尽的光辉。

最后,"阳纯阴尽,蜕壳免沉沦",象征着修炼至高境界,摆脱世俗束缚,"游阆苑,玩瑶池,玉帝金书诏"描绘出仙界逍遥自在的生活,寓意着得到天帝的认可和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词人对人生、宇宙的深刻理解和超脱世俗的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65)

刘处玄(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酹江月

陇西余虑,到潍阳秦台,空来空去。

贵府推官同太守,相访临归叮嘱。

壬戌新正,欲邀到府,未见先生许。

处玄重答,这里元宵亦做。

四序孰悟三元,天官赐福,下救阴灵苦。

生在中华崇道德,世赞名传千古。

大醮洪禧,青词奏圣,感应应难遇。

文山作醮,白龟莲衬王祖。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酹江月

厌居人世,似孤云飘逸,鹤升霄汉。

自在无拘空外去,撒手直超彼岸。

到处为家,琴书为伴,信笔闲吟叹。

洞天高卧,任他人笑懒慢。

夏近百尺森松,水帘响亮,飞入龙泉涧。

渴饮霞浆仙会处,童稚唇歌舌诞。

趖了轮回,完全性命,迷者应难赶。

忘名绝利,一任人非人赞。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酹江月

寿过彭祖,更官高一品,石崇贵富。

古往今来人世事,觉了不堪重虑。

归去渊明,乘舟范蠡,先已超升去。

真通道德,趖却死沉阴路。

云步阆苑蓬山,仙乡不夜,各有逍遥所。

过了天元无上道,千载难逢难遇。

石火光阴,浮沤生灭,飞走乌随兔。

速修性命,暗有贤圣提汝。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酹江月

古今贩骨,想生来死去,荣枯多少。

百载光阴四序逼,不觉形容衰老。

世伪浮华,转头如梦,到底成虚娇。

无生一念,念道真明达了。

最好福地清居,依山临水,自在携筇到。

占得真欢霞洞隐,无事闲看圣教。

功行周圆,完全性命,胜似重修醮。

炼成道体,别有金书来诏。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