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许南英在清朝末年至近代初年所作,表达了对沈琛笙重修龙溪县志的赞赏与感慨。诗人以"信文章有价"开篇,强调了文献的价值,认为名士如沈琛笙这样的学者其著作并非徒劳,而是有着实际的意义。"傲樵尚未归去"暗指沈琛笙仍在为文化事业奋斗,如同隐逸的樵夫未离岗位。
"史席重临,芗江再至"描绘了沈琛笙再次投身地方志编纂的场景,"安砚依然龙署"则赞美他坚守职责,如龙飞凤舞般书写历史。接下来,诗人提及徐孺、胡瑗、陈遵等历史人物,以他们的才学来衬托沈琛笙的卓越。
"搜罗新朝掌故"表明沈琛笙致力于搜集整理当代资料,但"饥伧谣诼,佥壬含妒"则揭示了他在编纂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难和非议。诗人对沈琛笙的慷慨资助表示感激,"负白石菽庄,牝掷千金挹注",并赞扬他的无私奉献。
"斯文未丧、旧人尚在"表达对传统文化和人才的坚守,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像沈琛笙这样的人才崛起。"笑蹠犬高吠"用典,暗示外界的嫉妒和诋毁无法阻挡真正的学者前进,最后以"神尧知否"反问,表达了对沈琛笙的认可和敬仰,同时也自谦地承认自己有所误解。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敬意和鼓励的诗,赞扬了沈琛笙的文化贡献和坚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