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夫广文杰,访我黄金台。
苦意协管律,雅颂釐清吹。
音乐缺已久,闻此喜且疑。
未理金石奏,八音安可裁。
声本起于无,谁解穷往来。
鱼马诚异类,感应何神哉。
乃知太和气,不谢嶰谷材。
圣人假物用,八风谁能回。
此可悟神理,当与西山推。
不详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玉台有名果,成之三千春。
当其未成时,凡品不足珍。
持以赠世人,涩口反见嗔。
白璧按剑起,青蝇止棘频。
圣人诫囊括,明哲贵保身。
云龙会有时,感应岂无因。
不惜知音寡,所惜不能琴。
弱龄尘外志,点也与为徒。
微尚夙所敦,俛仰一纪馀。
伤哉力不竞,沦落在泥涂。
中夜起兴叹,揽衣步前除。
咎己有馀裕,尤人尚忧虞。
行年四十九,将与伯玉俱。
知非在今始,言为知者摅。
凤鸟旷世出,一鸣三千年。
寥寥抱真士,韬光自委身。
我慕牛医子,沈冥以不言。
之子小江秀,翩翩五陵间。
家学存令德,发愤追前贤。
夙昔游文艺,于今溯真源。
努力同爱日,日月如奔川。
昔于阳明子,邂逅初见君。
初见意气合,稍亲直谅闻。
中途遭屯厄,彼此各风尘。
处坎心以亨,委顺道固存。
晤言惬心赏,盛德观日新。
遇利若阻梗,逐义如转轮。
逊志乃有获,过化惟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