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胡居仁的《自存》表达了诗人夜间在雨声中难以入眠,思绪万千,反思过去的事业和个人修为。他庆幸自己能够避免过多的困惑和迷茫("致知幸免多昏塞"),但对自己的行为未能做到尽善尽美感到惭愧("行已深惭未尽诚")。诗人感叹过去的事业如断线之绪,不知何时能继续,而良好的风尚也似乎难以持久("坠绪茫茫何日续,流风靡靡几时兴")。最后,他坚信事物的根本原则是不变的("信知大本元无二"),并寄希望于从源头活水中寻找启发,这源头可能指的是儒家学说,尤其是朱熹的理学思想("活水源头见考亭",考亭是朱熹讲学之地)。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夜晚反思,展现了对知识追求、道德修养以及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