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子定嘉雪应祈二首(其二)

天道孰云远,未尝毫釐差。

鉴此金石心,报之琼瑰花。

旱氛涤已去,丰岁来何涯。

高能累岌业,卑亦蒙污窊。

密布气晃荡,急飘势奔拿。

掘地得宝马,集庭瞻白鸦。

岁功助发泄,民口腾欢哗。

高原有瑶尘,绝漠无黄沙。

山夫喜执来,戍卒愁闻笳。

铁甲彼固凝,石田吾将畬。

雰雰既沾足,陈根其动芽。

霏霏幸还反,归路曾忘遐。

待诏一何寒,映书谁肯嗟。

鸣弓壮暮猎,冻鼓咽朝衙。

羡君诗笔雄,退之昔名家。

染翰动成集,卷轴可载车。

矧此古琴操,应和无以加。

雅郑本末殊,中正蒙多哇。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陶所作的《韩子定嘉雪应祈二首(其二)》。全诗通过描绘一场及时的瑞雪,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与人间福祉之间微妙联系的深刻理解。

诗中首先赞美了天道的公正与精确,比喻为“金石心”,并以“琼瑰花”象征回报。接着,诗人描述了干旱之后,瑞雪降临,带来了丰收的希望,无论高低,都得到了滋润。雪的形态各异,时而密集,时而急促,仿佛在大地间自由舞蹈。诗人又以“宝马”和“白鸦”作为雪后景象的生动描绘,进一步渲染了雪后的宁静与祥和。

随后,诗人转向对雪后人们生活的描写,无论是山野农夫的喜悦,还是边防士兵的愁绪,都因这场雪而有了不同的感受。雪不仅滋养了土地,也激发了人们的创作灵感,诗人以“鸣弓”和“冻鼓”象征着人们在雪后的生活状态,既有壮志豪情,也有日常的忙碌。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场雪的赞美之情,认为它不仅是一场自然界的奇观,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诗中提到的“古琴操”可能暗喻了诗人希望通过诗歌传达的深邃情感,与“雅郑本末殊,中正蒙多哇”的对比,强调了诗中所蕴含的正直与和谐之美。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关系的独特洞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409)

吕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朝阴

朝阴昼多雨,少见日有光。

四顾天地惨,万物皆茫茫。

占书久不读,何暇推雨旸。

试以人事说,讶此非吉祥。

日者人君象,照临及遐荒。

岂容一物掩,有若自晦藏。

明主躬听断,万事付纪纲。

赏罚信且必,威令非不强。

天子报应间,安得阴侵阳。

疑是蛮寇起,势力殊猖狂。

王师仅四万,灵旗指边疆。

州郡少羡卒,馈挽须丁黄。

父子罢敛穫,女妻急缝裳。

老母哭不忍,痴儿亦徬徨。

将行痛诀别,意谓趋死乡。

小忧止窜匿,大患在杀伤。

蜀人不惯此,闻者皆仓惶。

所以作霾雾,终日争飘飏。

秋毫与天地,自古不比方。

中国及夷獠,何足校短长。

帷幄巳坐胜,虎貔谁可当。

天威一扫荡,不使存微芒。

何时捷书至,喜声复锵锵。

霄汉忽开霁,金乌欲飞翔。

登高赋常武,注目瞻扶桑。

此愿殊未适,百忧满羁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和陈长茜休致二首(其一)

惜君有高才,舒卷莫非道。

趋时忽倦游,谢事不待老。

私谋惟恐晚,公论叹其早。

平生恬淡怀,忧恨未尝抱。

白日由此闲,红尘洒然少。

鼓棹勿迟迟,湘川秋色好。

形式: 古风

和陈长茜休致二首(其二)

进取虽系时,退藏亦在道。

傥与志不会,须惜流年老。

不知笑君拙,知者羡君早。

知与不知间,恶在惬予抱。

得无钧石重,失乃锱铢少。

明镜洗无心,向谁论丑好。

形式: 古风

送刘希道龙图赴秦亭

君子异众人,所系惟大节。

著见在功业,何尝一毫缺。

幽能动金石,明可贯日月。

其间有用舍,舒卷不同辙。

言之尺与寻,轻重自区别。

公以道德进,义操非孑孑。

早岁在言路,屡补衮衣阙。

一语定大计,永祚庆绵瓞。

西来委重镇,远业粗施施。

岷峨固不动,江汉亦澄澈。

譬如公输木,巨细归檃括。

又如后夔音,合止付椌楬。

尔其遂生成,吾岂任呴沬。

愚者多竞利,破产营酒蘖。

官缗逋数万,私计鲜毫发。

虽云鬻儿女,未免就缧绁。

巨械压羸颈,重箠困流血。

亦有冻馁毙,枯骸不藏穴。

兹事关进退,闻之宜结舌。

壮哉仁者勇,拜疏为论列。

诏书即日下,蠲除允公说。

皇慈极霶沾,治体非眇末。

推此不忍心,疲瘵庶全活。

方将秦川命,又仗元师钺。

何时归廊庙,民望甚饥渴。

天网举无外,海势包有截。

威德广所被,神武专不杀。

两阶虞舜舞,六月宣王伐。

梯航走琛赆,早夜畏鞭挞。

相因太仓粟,红腐以时发。

已朽外府贯,浩荡流不竭。

乘此全盛力,万事易裁割。

泰山可转徙,巨浸可壅遏。

深惟汉唐治,丞辅次皋卨。

弱翁知故事,论议颇谆切。

开府善守文,规模亦宏阔。

敢告天子圣,邦基系明哲。

斯言得之公,非以为容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