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办得茅庐我便归,玉堂何处有梅枝。
岁寒老树虽荒寂,会有腊残春到时。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过的作品,名为《呈王山父(其二)》。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和季节更迭的观察。
"办得茅庐我便归"一句,显示出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渴望,一旦有了自己的草屋,就可以放弃世俗的纷争,归隐山林。这里的“办”字意味着准备好,而“茅庐”则是古代隐者居住的小屋,用茅草覆盖。这两字交织出一种简朴而自在的生活状态。
"玉堂何处有梅枝"则是在询问何处可以找到象征高洁和坚强的梅花。这里的“玉堂”可能指的是诗人的书房或居所,而“梅枝”不仅是冬天里独自绽放的花朵,也代表着诗人对品格和气节的追求。
"岁寒老树虽荒寂,会有腊残春到时"这两句展现了诗人深邃的自然观察和哲理思考。尽管“岁寒老树”在冬天看起来荒凉且孤寂,但即使是在最冷酷的季节,也预示着即将来临的春天,生命力并未消失。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坚持和希望的信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副宁静致远的山水田园图景,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豁达,以及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和季节更迭的深刻领悟。
不详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疏烟淡淡树重重,略得西南有路通。
钟板不鸣山寺静,闭门人在月明中。
闭门翘足观山睡,松桧郁然云气高。
说梦向人应不信,碧油幢下有旌旄。
精神此老健于虎,红颊白须双眼青。
未可瓢泉便归去,要将九鼎重朝廷。
书生不愿黄金印,十万提兵去战场。
只欲稼轩一题品,春风侯骨死犹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