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阆苑梦回时,窗外数声啼鸟。
觉我床前天气,便清明多少。
诗人门户约花开,宿蝶误飞了。
一段山青水绿,作洞庭春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清晨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在春天的勃发与活力。"阆苑梦回时"一句,设定了时间背景,即在春日早晨,从梦中醒来,心境恬静。紧接着"窗外数声啼鸟",通过对鸟鸣的描写,传达出生机勃发之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界细微声音的敏锐感受。
"觉我床前天气,便清明多少",诗人从梦中醒来,不仅耳边有啼鸟之声,而且对比昨夜与今晨,感到室内外空气清新,是春日特有的清新的气息。这种清明的感觉,让人心旷神怡,也是春天独有的景象。
"诗人门户约花开,宿蝶误飞了"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春意盎然的氛围。门前已有花朵绽放,而一些还未适应新环境的蝴蝶,随着花香误入室内,可见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发。
最后一句"一段山青水绿,作洞庭春晓"则将个人居所之景致扩展至更广阔的自然风光——洞庭湖畔。这里的"一段"意指一幅、一个片段的美丽画面,通过对山川湖泊色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于春天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热爱。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勾勒出了春日的生动景象,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欣赏之情。
不详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风雨打黄昏,啼杀满山杜宇。
到得人间春去,问英雄何处。
桃红李白竞春光,谁共残妆语。
最是梨花一树,照谁家庭户。
夹岸隘桃花,花下苍苔如积。
蓦地轻寒一阵,上桃花颜色。
东邻西舍绝经过,新月是相识。
白玉阑干斜倚,作蓬山春夕。
堂上挂黄山,辉映庭前春雪。
记得山中雪境,恰一般清绝。
须知天锡与方壶,比似镜湖别。
好得镜湖狂客,伴方壶欢伯。
春早不知春,春晚又还无味。
一点日中星鸟,想尧民如醉。
不寒不暖杏花天,花到半开处。
正是太平风景,为人间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