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思三首(其三)

南征上衡岳,长顾望旧都。

日月光回薄,钟陵郁苍梧。

朱凤何葳蕤,竹实日摧芜。

虎豹对我号,枭鸱噭相呼。

我行迫日暮,驽马忽匍匐。

战兢伤心魂,慄慄忧道途。

朅投主人舍,胁息告勤劬。

怜我客异县,携我就大巫。

服我勾漏砂,佩我太乙符。

再拜谢主人,归来始安居。

弃置勿复道,多忧令人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申思三首(其三)》描绘了诗人南征衡岳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南征上衡岳”点明了诗人的行踪,接下来的“长顾望旧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日月交替,时光流转,衡山的钟陵显得郁郁葱葱,象征着壮丽的自然与怀旧的情绪交织。

“朱凤何葳蕤,竹实日摧芜”运用了象征手法,朱凤代表美好的事物,竹实则暗示时光流逝,两者对比,显示出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虎豹对我号,枭鸱噭相呼”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和自身的孤独无助。

“我行迫日暮,驽马忽匍匐”描绘了日暮时分的疲惫与艰难,而“战兢伤心魂,慄慄忧道途”则直接表达了内心的恐惧与忧虑。诗人求助于主人,得到庇护后,“朅投主人舍,胁息告勤劬”,表达出对主人的感激之情。

最后,诗人向主人致谢并表示在主人的帮助下找到了暂时的安宁,“归来始安居”。然而,他提醒自己不再提起过去的困扰,“弃置勿复道”,以免过多的忧虑加速衰老。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人生的感慨。

收录诗词(1966)

顾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龙江发舟至京口江水如镜呈陈大鲁南

海门东下大江平,画舸夷犹尽日程。

绿树倏过瓜步堰,青山背指石头城。

离筵醉酒思高枕,独客辞家慰远行。

况有故人同晚泊,西津相引看潮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行药至溪南偶成

抱痾掩荆扉,出户已寒节。

新晴步南溪,草际见残雪。

仰视日光微,始惊天气冽。

敝裘有馀温,浊酒堪独啜。

羸躯苟能存,暄月会当别。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碧溪

落落高梧阴,俯瞰寒流碧。

微云过疏雨,秋容澹无迹。

鱼游绿藻晴,鸟下青芜夕。

兴至每垂纶,歌罢还岸帻。

渔父两三人,时来共争席。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赠孙思和

东林一片石,绿藓生秋痕。

时招葛巾客,对坐倾匏尊。

俯爱涧下水,仰观枝上猿。

谁能策羸马,日夕依朱门。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