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聂达夫惠所业

聂郎赠我长短句,大盘小盘堆玉箸。

当年持此惊市人,破帽蹇驴谁借誉。

厌闻百鸟呼春风,自作綵凤鸣孤桐。

俗闻恶语败人意,胡不谒帝明光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庭圭对好友聂达夫赠送作品的回应。诗中充满了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与对世俗评价的反思。

首句“聂郎赠我长短句”,点明了友人赠送的是诗歌作品,以“长短句”指代,既简洁又富有文学气息。接着“大盘小盘堆玉箸”,形象地描绘出作品数量之多,如同精美餐具般珍贵,暗示了作品的高雅与价值。

“当年持此惊市人,破帽蹇驴谁借誉”,诗人回忆起自己当年拿着这些作品在市井间展示时,引起了众人的惊讶和赞叹,但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评价体系的讽刺,即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往往得不到应有的赞誉,而那些所谓的“名流”却能轻易获得名声。

“厌闻百鸟呼春风,自作彩凤鸣孤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美好景象的欣赏,同时也暗喻了他对自己作品的自信,认为自己的作品如同凤凰般独特且具有魅力,不需要外界的吹捧,就能展现出其内在的价值。

“俗闻恶语败人意,胡不谒帝明光宫”,最后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恶评的反感,以及对更高层次认可的渴望。他认为,那些低俗的言论只会破坏人们的好心情,不如直接向皇帝这样的权威展示自己的作品,寻求真正的认可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深情厚意,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

收录诗词(854)

王庭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酬刘英臣载酒送花

去年花下探春雨,鸣鞭走马看花开。

今朝危坐空山里,不识春从何处来。

谁云山中春亦好,忽见花枝被花恼。

无奈穷愁辄赋诗,对酒簪花能绝倒。

形式: 古风

次韵刘谦夫同年二首(其一)

子云昔献长杨赋,词倾江海涛翻素。

溪边相遇览新诗,阵马迎锋敢驰骛。

忽忆枫宸赐第时,青袍纷纷莫知数。

与客流落最多年,不记紫骝花下路。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次韵刘谦夫同年二首(其二)

苍龙阙下同充赋,偶著青衫脱寒素。

当年千佛共题名,势若飞黄正腾骛。

此时入彀多英雄,只今岂可一二数。

朱轮丹毂满人间,亦有倾辀犹载路。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次韵张子春赋瑶林春色

花间酌酒邀明月,月照金樽佳兴发。

鲸吞雾捲百川空,醉挽酴醾落香雪。

便将垒曲筑糟邱,酴醾压膏麦为糵。

酿成忽见张公子,公子家居近丹阙。

为余乘兴誇洛阳,笑指沙头卧双榼。

洛阳视此真草野,敢辱新诗借牙颊。

瑶林名字出风尘,未遇知音那敢说。

况能大读离骚句,痛饮虽多不为餮。

未识王家碧玉香,彷佛东坡真一诀。

诛茅本结方外人,岂用礼法相分别。

预拂瑶林一片石,与君醉过清明节。

穷亦不足悲,达亦不足悦。

酒阑拔剑露肝胆,正恐不免论功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