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咏菊

广陌秋高,小窗风冷,篱边点缀轻黄。

试下阶摘取,襟袖皆香。

不是等闲桃李,趁芳菲、爱踏春阳。

试看我、亭亭瘦影,尽耐严霜。商量。

欲拌一醉,借色染云笺,香沁诗肠。

况谢庭觞咏,莫问柴桑。

更少些儿俗韵,云髻畔、插满何妨。

还乞取,花心花实,归献高堂。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鉴赏

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咏菊》由清代诗人陈蕴莲所作,以菊花为题,描绘了秋日里菊花盛开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开篇“广陌秋高,小窗风冷,篱边点缀轻黄”,描绘了一幅秋高气爽、篱笆旁菊花轻黄点缀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试下阶摘取,襟袖皆香”一句,通过诗人亲自采摘菊花的动作,展现了菊花的香气四溢,让人感受到菊花的独特魅力。

“不是等闲桃李,趁芳菲、爱踏春阳”对比桃李的短暂繁华,菊花却能在严霜中傲然挺立,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进一步通过“试看我、亭亭瘦影,尽耐严霜”来赞颂菊花的高洁品质和不畏严寒的特性。

“商量。欲拌一醉,借色染云笺,香沁诗肠”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菊花的色彩和香气激发创作灵感,将这份美好融入诗歌中的愿望。接下来“况谢庭觞咏,莫问柴桑”引用古代文人雅士赏菊饮酒的典故,进一步渲染了菊花在文人心中的地位。

最后,“更少些儿俗韵,云髻畔、插满何妨。还乞取,花心花实,归献高堂”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菊花的美丽与香气带回家中,不仅装饰自己的生活,更是为了表达对长辈的敬意与孝心。

整首词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绘和深情赞美,不仅展现了菊花的自然美,也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

陈蕴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摸鱼儿.题周温甫烟波泛棹图

寄豪情、茫茫大地,商量遣兴何处。

软红十丈徒纷扰,只合烟波同住。

心暇豫,趁一棹空濛,领略沧浪趣。漫斟绿醑。

看青嶂重重,轻鸥片片,随着画桡去。

才人笔,幻出高人意绪。传来清境如许。

春江匹练开怀抱,个是神仙伴侣。

尽延伫,十二万年间,几辈能容与。

梦魂栩栩,想贺监当年,镜湖烟月,似向此中遇。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一斛珠.题瓶中桃花遗画

龙须马乳。垂垂一架珠无数。墙东谁种桃花树。

荣不同时,翠蔓枯相附。锦浪江翻三月暮。

兰闺折取铜瓶贮。写生妙笔芬芳吐。

活色生香,花在人千古。

形式: 词牌: 一斛珠

鹊桥仙.七夕寄外

银河浪静,彩桥风细,斜挂弯弯明月。

相逢应说别来愁,须多驻、天边云辙。

红尘千载,仙家几日,一岁光阴电瞥。

双星离别未多时,浑不似、人间离别。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留春令.偶阅花蕊夫人宫词,内藏垂丝海棠花瓣,尚系七年前所收,感成一词

情痴幸挽香魂住。别七载、一朝重遇。

词人得近免泥涂,问旧梦还如故。

恼煞封姨生来妒。难都把、锦帏深护。

残香零粉遍天涯,那是可留春处。

形式: 词牌: 留春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