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福寒林

入林鹤氅披,正可敌凛冽。

最爱道旁松,后彫显奇节。

岂不承雨露,只解傲霜雪。

携樽狎晚晴,疏枝透明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林中静谧而充满生机的画面。诗人以鹤氅披身,步入林间,面对凛冽的寒风,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坚韧。鹤氅,古代的一种长袍,常与隐士或高人相联系,此处象征着诗人的高洁品格和对自然的亲近。

“最爱道旁松,后彫显奇节。”诗人特别喜爱道旁的松树,在严冬之后依然保持其独特的风骨,不畏霜雪,展现出坚韧不拔的品质。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松树以人格化的情感,强调其在逆境中的坚持与美丽。

“岂不承雨露,只解傲霜雪。”这句话进一步揭示了松树的特性,它虽然也承受过雨露的滋润,但更懂得在霜雪中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不屈不挠地生长,展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精神风貌。

最后,“携樽狎晚晴,疏枝透明月。”诗人手持酒樽,与晚霞相伴,欣赏着稀疏的树枝在月光下的透明之美。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诗人的闲适与雅致,也寓意着在生活的艰难时刻,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美好,寻找生活中的诗意与乐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林中的景象,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在逆境中保持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6)

莫与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花朝州大夫李公集诸生于燕喜亭论学寻命童子歌鹿鸣赋二首(其一)

韩刘游后古亭虚,太守今劳驻隼旟。

骀荡春风吹讲席,周遭山色胜环滁。

听来元论迷俱破,赋就缁衣气转舒。

小大从公移白日,煌煌银烛照葱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花朝州大夫李公集诸生于燕喜亭论学寻命童子歌鹿鸣赋二首(其二)

春光刚半正花辰,拂幰啼莺夹路新。

风物恍逢修禊日,衣冠犹愧食萍宾。

登龙盛事誇今会,下榻高情自昔人。

如此豪游真忝窃,不妨沉醉坐车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大田坪八景(其一)惠妃古迹

何年粉黛逐狼过,三石遗踪势嵯峨。

兵男已从黄土没,灶烟犹起白云阿。

月明竹院惊烽火,风动松篁奏戍歌。

苔藓半封碑记古,千秋赢得玺褒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大田坪八景(其二)危楼摘月

山翠重重百尺楼,楼高傍月倚天浮。

前亭水绕金波动,小阁烟笼柱影幽。

把盏明珠悬掌内,捲帘玉镜挂床头。

醉来恍遇霓裳舞,疑驾冰轮上苑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