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多年后,重返故里所见到的沧桑变化。首句“别乡岁久身幸存”,表达了诗人历经岁月洗礼,幸存于世的情感。接着,“归访邻翁问子孙”一句,透露出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与关切。
“松楸落日多新冢,桑柘秋风减旧村。”这两句通过描写夕阳下松树和楸树旁的墓地,以及秋风吹过减少的桑柘树林,形象地展现了村庄的衰败景象,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田荒半是牛羊道,雨过水流方浩浩。”描述了农田荒芜,一半成了牛羊的路径,雨后水流浩荡,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的荒凉与变迁。
“白鹭窥鱼立苔石,野鹿公然来食麦。”通过白鹭和野鹿的行为,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同时也暗示了人烟稀少,野生动物肆意的状态。
“旧日居人在者稀,亦有飘零未归客。”点明了故乡人口稀少,还有许多漂泊在外未能归家的人,增加了诗的悲凉氛围。
“南北驱驰几岁年,白头方得返林泉。”诗人感慨自己奔波南北多年,直到白发苍苍才得以回到山林间,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逢君话旧沽村酒,对酒伤怀各怅然。”最后两句写诗人与老友相聚,借酒浇愁,彼此都为时光流逝、世事变迁而感伤,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返乡时所见的故乡之变,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社会变迁的感叹,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