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八日作

三伏已过二,九夏欲宾秋。

月林疏梧响,露圃幽花稠。

故人有晁子,高諠今前脩。

胜地能馆我,衰疾于焉瘳。

山寂便午憩,井冽共晨滫。

坟素共偃蹇,几杖亦夷犹。

嗟哉作田苦,斛水车轮抽。

暮歌宛如笑,达旦不肯休。

新谷幸稍登,惧贻晚禾忧。安得荡尘?,倒卷天河流。

生意浃万物,仁风扇九州。

老馀亦苏醒,翛然脱笼囚。

眷言南山曲,仙袂追浮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末初秋的田园风光与农事劳作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对农村生活的深刻体悟,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朋友的怀念。

"三伏已过二,九夏欲宾秋" 一句,点明时节已是夏末秋初,从中可感受到诗人对季节更迭的敏锐感受。"月林疏梧响,露圃幽花稠" 描述了夜晚月光下的林间和露水滋润下的园中花草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接下来的 "故人有晁子,高諠今前脩" 提及了诗人的朋友或知己,这里的“晁子”可能是对某位朋友的昵称或者别名,表现出诗人对旧友的思念和渴望重逢之情。"胜地能馆我,衰疾于焉瘳" 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找到一处理想的居所,以便养病休息。

中间部分 "山寂便午憩,井冽共晨滫。坟素共偃蹇,几杖亦夷犹" 描绘了农村生活中的宁静与劳作,如午后山林的寂静、清晨井水的声音和耕田时的情景,展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细致观察。

随后的 "嗟哉作田苦,斛水车轮抽。暮歌宛如笑,达旦不肯休" 反映出农民辛勤劳作的情形,尽管工作艰辛,但依然乐在其中,直到夜深人静之时。

接着 "新谷幸稍登,惧贻晚禾忧" 表现了对即将收成的庄稼感到欣慰,同时也担心可能来临的灾害会影响到农作物。"安得荡尘?倒卷天河流" 则是诗人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烦恼、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最后 "生意浃万物,仁风扇九州。老馀亦苏醒,翛然脱笼囚" 描述了一种生命力旺盛的景象,以及希望像清风般惠泽大地,从而获得心灵的解放和自由。

全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与农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对于朋友的怀念以及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

收录诗词(123)

李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写作李璧,又号雁湖居士,谥文懿。南宋历史学家李焘之子,殁于1222年,享年65岁

  • 字:季章
  • 号:石林
  • 籍贯:眉之丹棱(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
  • 生卒年:一说1159年

相关古诗词

东帅少才兄宠贶七言一首口占八句以谢

辛苦灯窗少日同,未应岁晚马牛风。

匡山何敢杜陵敌,子贡还怜颜巷空。

红旆碧油虽贵重,清泉白石也英雄。

长哦缺月长江句,总是霜须六十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北园酌酒观鹤

仰看翔翮俯游鳞,物意落落各自春。

遥想沧浪五君子,长身玉立伴闲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四月十八日送连帅毋丘厚卿三圣院即事

送客来山寺,客去独凭栏。

新篁已解箨,莹眼青琅玕。

玉台居上头,连峰郁巑岏。

清泉动古甃,凉飔发轻纨。

黄云刮欲空,子规鸣声酸。

秋种亦已布,豆菽行漫漫。

诚知藩寄忝,但愿农亩安。

归路转沙碛,广川浩澄澜。

物色固自好,我忧何当宽。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题王才臣南山隐居六咏(其一)庄敬日强斋

居人晏犹眠,行子夕未宿。

此心从何生,却道力不足。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