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谁肯栽培木一章,黄泥亭子白茅堂。
新蒲新柳三年大,便与儿孙作屋梁。
这首诗名为《己亥杂诗(其二十四)》,作者是清代诗人龚自珍。诗中描述了一种朴素的生活场景:有人愿意花费心思去种植树木,期待它们在三年后成长为足以支撑房屋的大材,无论是黄泥亭子还是白茅堂,都寄托了对后代子孙的期望和对自然生长的敬畏。诗人通过这一日常小事,寓含了深沉的家庭观念和对传统农业社会生活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和家族传承的重视,以及对自然规律的顺应。
不详
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椎埋三辅饱于鹰,薛下人家六万增。
半与城门充校尉,谁将斜谷械阳陵?
逝矣斑骓罥落花,前村茅店即吾家。
小桥报有人痴立,泪泼春帘一饼茶。
秀出天南笔一支,为官风骨称其诗。
野棠花落城隅晚,各记春骢恋絷时。
事事相同古所难,如鹣如鲽在长安。
从今两戒河山外,各逮而孙盟不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