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李承旨学士(其三)

中朝人物总称贤,恬退閒居又几年。

独抱丹心长恋阙,因思绿野且归田。

未应隽轨淹东鲁,行看文星照北燕。

见说君王思国老,鹤书即下九重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朝廷中的杰出人物都被称为贤良,他们在恬静退隐中度过了数年。
他独自怀抱着赤诚之心长久地怀念着朝廷,于是考虑回归田园暂作休息。
不应才华被埋没在偏远之地,不久后他的才华为世人所瞩目,如同文星照亮北燕。
听说君主正在思念这位德高望重的国老,很快就会有圣旨从天而降。

注释

贤:指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恬退:指淡泊名利,退隐生活。
阙:古代宫殿的代称,这里指朝廷。
绿野:借指田园,隐士的生活场所。
隽轨:卓越的才能或道路。
淹:滞留,耽误。
文星:古人认为文人墨客如星辰般照亮文化与智慧。
国老:对德高望重的国家元老的尊称。
鹤书:古时帝王的诏书,常以白鹤传信,象征圣旨。
九重天:古代皇宫有九重,比喻极高的地位或天庭。

鉴赏

这首诗赞扬了李承旨学士的贤能和高尚品格。首句“中朝人物总称贤”表达了对他的普遍赞誉,接着“恬退閒居又几年”描绘了他的淡泊生活态度。诗人赞赏他虽然身在高位,但仍然怀有一颗忠诚于朝廷的心,即使身处田园也念念不忘国家大事。

“独抱丹心长恋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忠贞,而“因思绿野且归田”则暗示他愿意为了国家暂时放下个人的仕途,回归田园。接下来,“未应隽轨淹东鲁”表明诗人相信李承旨的才华不会被埋没,未来必将在北方(北燕)展现出光芒。

最后两句“见说君王思国老,鹤书即下九重天”以神话典故表达,君王听说他的贤德后,会立即赐下圣旨,显示出对他的器重和期待。整首诗通过赞美和激励,展现了对李承旨学士的高度评价和对其未来的期望。

收录诗词(436)

黄庚(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 字:星甫
  • 号:天台山人
  • 籍贯:天台(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上廉访分司官

行部巡荒察吏奸,皇皇使节古刑官。

声摇天上星辰动,清逼云间风露寒。

肃政严持三尺法,恤民特放一分宽。

香名已覆金瓯底,便作他年宰相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小酌

小酌园林酒半醺,落红影里惜馀春。

插花归去蜂随帽,傍柳行来莺避人。

白发尚为千里客,黄金难铸百年身。

何时归赋沧浪水?浣我征衣万斛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书山阴驿

迢递三山道,重来感旧游。

潮声寒带雨,山色淡生秋。

寄驿通乡信,题诗记旅愁。

江湖十年客,两度到西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书怀

刚肠不挠是男儿,舌在囊中岂足悲。

落落世情难苟合,徨徨客路欲何之。

旧时风月堪遗恨,好处江山尚欠诗。

莫把闲愁萦素抱,人生双鬓易成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