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枉费花工著意催,漫山桃李总非材。
要令千古芬香在,能作和羹自有梅。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作品,名为《官满趋朝留滞吴门即事书怀十首(其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个人抱负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以及对于文学创作和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
“枉费花工著意催,漫山桃李总非材。”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景象,诗人用“花工”比喻自己的文艺创作之才,但又感慨这些才华并未得到施展的机会。桃李常喻才子,而这里却说是“总非材”,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在官场中取得成功的无奈。
“要令千古芬香在,能作和羹自有梅。” 这两句则表现出诗人的坚持与理想。诗人希望自己的文学作品能够流传千古,留下不朽的芬芳。这里的“和羹”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美味佳肴,而“梅”则常用来比喻高洁独立的品格。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坚持个人的文学追求和艺术理想。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个人的情感流露,而且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个人才华的压抑与束缚。
不详
小楼巀嶭乱山横,独倚朱栏度晚晴。
忽听如簧语音好,祗缘高处最宜莺。
水边梅柳倍精神,总趁晴天作好春。
多谢东君惜花意,不教风雨废芳辰。
十载钱塘云汉间,江声梦里听潺湲。
他山纵染千寻碧,不似西湖一带山。
乞与空斋伴我閒,风霜谙尽各苍颜。
不妨黛色凌云干,蟠屈生绡寻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