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梁黄岭

何者是青天,随处皆明月。

无弦乃无音,有员终有缺。

涧底水冷冷,树梢风决决。

自饭田中粱,莫餐山上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与自然景象交织,展现出诗人对宇宙、人生及内在精神世界的独特见解。

首句“何者是青天,随处皆明月”,以问句形式提出,引发读者对“青天”与“明月”的思考。这里的“青天”象征着广阔无垠的宇宙,“明月”则代表了光明与真理。诗句暗示着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宇宙的浩瀚与真理的光辉,体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敬畏与对真理的追求。

接着,“无弦乃无音,有员终有缺”两句,运用了音乐与圆月的比喻,进一步阐述了人生的哲理。无弦之琴无法弹出音律,而满月总有盈亏之时,以此说明世间万物皆有其不完美之处,包括人的生命与追求。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提醒人们接受并理解生活中的不完美。

“涧底水冷冷,树梢风决决”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冷的画面,涧水在山涧底部缓缓流淌,树梢上的微风吹过,带起一阵阵清脆的声音。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最后,“自饭田中粱,莫餐山上蕨”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与选择。诗人认为,应该像田间的稻谷一样,脚踏实地,努力生长,获取生活的必需品;而避免像山上的蕨菜一样,虽然生长在高处,却难以触及,最终可能成为无用之物。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指导,也是对精神追求的启示,鼓励人们追求实际、有意义的生活,而非空想或虚幻的事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及内在精神世界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现实生活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43)

薛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可兰卷

清者未必罄,罄者未必清。

谁是清罄者,清罄自有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丰山寺次韵

何处相逢尽笑颜,绿杨堤上入松关。

水中城郭水中寺,云外湖天云外山。

寂寂晴空林远近,如如净土事忙闲。

隔溪借问逃亡舍,几个主翁几个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闻移会英祠呈沈南湖

背湖祠宇浸江湄,勋德绥灵久未宜。

此日高山崇仰止,一方俎豆骏奔驰。

祀戎大政成千古,因革良猷并一时。

夕照松杉烟霭里,病夫忻跃有新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步韵答余石楼

客来问我今何为,山户不扃睡起迟。

松鹤有怀慵觅句,云麒无梦恰忘私。

自会着衣羞许渤,能弹新说见杨时。

层霄漠漠秋阳外,诸子师非曾子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