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归

翩翩平肩舆,中有醉老夫。

膝上展诗卷,竿头悬酒壶。

食宿无定程,仆马多缓驱。

临水歇半日,望山倾一盂。

藉草坐嵬峨,攀花行踟蹰。

风将景共暖,体与心同舒。

始悟有营者,居家如在途。

方知无系者,在道如安居。

前夕宿三堂,今旦游申湖。

残春三百里,送我归东都。

形式: 古风

翻译

轻盈的轿子平稳前行,里面坐着一位醉醺醺的老翁。
膝盖上摊开诗卷,竹竿头上挂着酒壶。
饮食休息没有固定行程,仆人和马匹都慢悠悠地行进。
在水边停留半天,对着山峦畅饮一壶酒。
倚着草地上高大的石头坐着,攀着花儿犹豫不决地行走。
温暖的风和景色一同相伴,身心都感到舒畅。
这才领悟到忙忙碌碌的人,即使在家也如同在路上奔波。
明白那些无牵挂的人,走在路上就像在家里一样自在。
前一天晚上住在三堂,今天早上游览了申湖。
残存的春天还有三百里,送我回到东都。

注释

翩翩:形容动作轻盈的样子。
平肩舆:古代的一种轻便轿子。
膝上:膝盖上。
展诗卷:展开诗卷阅读。
竿头:竹竿的顶端。
悬酒壶:挂起酒壶。
食宿:吃饭和住宿。
定程:固定的路程或时间表。
仆马:仆人和马匹。
多缓驱:缓慢地前行。
临水:靠近水面。
歇半日:休息半天。
望山:眺望山峦。
倾一盂:倾倒一壶酒,意指饮酒。
藉草:坐在草地上。
嵬峨:形容山石高大。
攀花行:手攀花朵行走。
踟蹰:犹豫不决,徘徊。
风将:风伴随着。
景共暖:景色一起带来温暖。
有营者:指忙碌、有牵挂的人。
居家:在家里。
无系者:没有牵挂的人。
在道:在路上。
前夕:前一天晚上。
三堂:地名,具体含义未知。
今旦:今天早晨。
申湖:地名,具体含义未知。
残春:晚春,春天即将结束。
三百里:形容距离遥远。
送我归:送我回。
东都:古代对洛阳的称呼,这里指代作者的家乡或居住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春日的轻松旅行情景。他乘坐平肩舆,内有醉酒的老夫,手持诗卷,头顶悬挂酒壶,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中的“食宿无定程”和“仆马多缓驱”显示了旅行的随性与从容,既没有固定的行程,也不急于赶路。而“临水歇半日,望山倾一盂”则是对旅途中小憩时光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悠闲自在的情怀。

诗人通过藉草而坐、攀花而行的动作,更强化了这种自然与和谐的氛围。"风将景共暖,体与心同舒"一句,则是对内外和谐状态的总结,既描写了春日温暖的气候,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接下来的两句“始悟有营者,居家如在途。方知无系者,在道如安居”是对前述生活状态的一种深刻感悟。它意味着,对于那些有所追求、有所羁绊的人来说,即使在家中也如同在旅途一样忙碌与不安。而对于没有羁绊,无所追求的人来说,哪怕是在路上,也能像在家中一样安稳自得。

最后两句“前夕宿三堂,今旦游申湖。残春三百里,送我归东都”则是对具体旅行经历的描述,诗人昨晚住在三堂,今早游览申湖,随着春天的尾声,即将结束这段三百里的旅程,返回东都。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文人的轻松旅行生活,表达了一种超脱物欲、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东园玩菊

少年昨已去,芳岁今又阑。

如何寂莫意,复此荒凉园。

园中独立久,日澹风露寒。

秋蔬尽芜没,好树亦凋残。

唯有数丛菊,新开篱落间。

携觞聊就酌,为尔一留连。

忆我少小日,易为兴所牵。

见酒无时节,未饮已欣然。

近从年长来,渐觉取乐难。

常恐更衰老,强饮亦无欢。

顾谓尔菊花,后时何独鲜。

诚知不为我,借尔暂开颜。

形式: 古风

东坡秋意寄元八

寥落野陂畔,独行思有馀。

秋荷病叶上,白露大如珠。

忽忆同赏地,曲江东北隅。

秋池少游客,唯我与君俱。

啼蛩隐红蓼,瘦马蹋青芜。

当时与今日,俱是暮秋初。

节物苦相似,时景亦无馀。

唯有人分散,经年不得书。

形式: 古风

东坡种花二首(其一)

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

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杏梅。

百果参杂种,千枝次第开。

天时有早晚,地力无高低。

红者霞艳艳,白者雪皑皑。

游蜂逐不去,好鸟亦来栖。

前有长流水,下有小平台。

时拂台上石,一举风前杯。

花枝荫我头,花蕊落我怀。

独酌复独咏,不觉月平西。

巴俗不爱花,竟春无人来。

唯此醉太守,尽日不能回。

形式: 古风

东坡种花二首(其二)

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

漠漠花落尽,翳翳叶生初。

每日领童仆,荷锄仍决渠。

刬土壅其本,引泉溉其枯。

小树低数尺,大树长丈馀。

封植来几时,高下随扶疏。

养树既如此,养民亦何殊。

将欲茂枝叶,必先救根株。

云何救根株,劝农均赋租。

云何茂枝叶,省事宽刑书。

移此为郡政,庶几氓俗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