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藻所作的《题张资政汝川图九首》系列中的一首,名为“其三”之“虾蟆石”。汪藻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感悟。
首句“发挥泉石有新图”,汪藻开篇即表达了对眼前景致的惊喜与赞美,仿佛这是一幅刚刚展开的新画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他将自然界的泉石之美比作一幅精心绘制的画作,暗示了这些景致的独特与珍贵。
接着,“西蜀蟆颐得尔无”,诗人进一步强调了此地的地理位置,将之与西蜀的著名景点蟆颐山相提并论,以此来突出其非凡之处。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与知名景点的关联,增强了读者对眼前景致的期待与欣赏。
“暂作钓璜溪上客”,这一句则描绘了诗人自己暂时成为溪边钓鱼的客人,享受着宁静与悠闲的生活。通过这一角色的设定,诗人巧妙地融入了自然之中,与自然和谐共处,体验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与宁静。
最后,“溪神何必问贤愚”,诗人以溪神自喻,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他认为,无论是贤者还是愚人,在自然面前都应保持谦逊与敬畏之心,不应过分追求名利,而应珍惜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的颂扬,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与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蕴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