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观音阁

漫道禅关路渺然,出郊里许即西天。

幡风不动消烦虑,法雨无声净俗缘。

四面画楼邀夜月,一峰文笔锁春烟。

阁中兴废几人代,江水长流过槛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此诗《咏观音阁》由清代诗人郑统嘉所作,描绘了观音阁的静谧与庄严,以及其背后蕴含的深刻哲理。

首联“漫道禅关路渺然,出郊里许即西天”,以“禅关”象征心灵的修行之路,看似遥远而神秘,但诗人指出,只需走出近郊几步,便仿佛踏入了佛国净土,寓意心灵的净化之旅并不遥远,就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

颔联“幡风不动消烦虑,法雨无声净俗缘”,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平静与解脱。幡随风动,却因风而不扰心,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法雨虽无声,却能洗涤凡尘的杂念,寓意佛法的微妙与深远,能够净化人心。

颈联“四面画楼邀夜月,一峰文笔锁春烟”,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四周的画楼在夜晚邀请明月共舞,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美感;而山峰如文笔般锁住春日的烟雾,既形象又富有诗意,暗示着观音阁所在之地的灵秀与神秘。

尾联“阁中兴废几人代,江水长流过槛前”,将观音阁的历史变迁与永恒的自然景观相对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也赞美了观音阁作为精神寄托之所的恒久存在。江水长流,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宇宙的永恒,提醒人们在追求精神境界的同时,也要珍惜眼前的美好与永恒的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观音阁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佛法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既有对美的追求,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1)

郑统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 字:继农
  • 籍贯:连江县

相关古诗词

次郑继农咏观音阁韵

禅林依旧想当然,魂梦常萦故里天。

出宰资为慈慧果,归山续得钓游缘。

活人济世成生佛,净性谈诗熟篆烟。

赢我廿年消受福,老来蹑屐步能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别山中书楼

十年坐卧此山楼,明月清风任去留。

黄卷能消终日闷,青灯易感古人愁。

三秋促织催山鸟,几度停梭问斗牛。

知是读书人去后,柴门空锁故林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木笔花

映日凌云小苑东,都无邪曲出芳丛。

年年一样生花笔,堪笑江郎只梦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水仙花

知是前身洛水神,珊珊玉骨绝纤尘。

伶俜照取凌波影,莫道无根托主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