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浮邱呈赵太史

丝纶池上凤毛稀,漫向朱明启石扉。

雾隐瑶台仙掌接,风传珠树紫鸾飞。

青尊萧瑟迎秋气,彩笔凭陵对落晖。

莫道周南留滞久,受釐今已忆皇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此诗《游浮邱呈赵太史》由明代诗人黎民怀所作,描绘了一次游览浮邱山的景象,并以之寄情于赵太史。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与深沉情感。

首联“丝纶池上凤毛稀,漫向朱明启石扉”,开篇即以“丝纶池”和“凤毛稀”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暗示了游览之地的不凡。接着“漫向朱明启石扉”一句,通过开启石门的动作,引出了对自然景观的探索,同时也暗含着对知识或真理的追求。

颔联“雾隐瑶台仙掌接,风传珠树紫鸾飞”,进一步展开画面,雾气缭绕中的瑶台与仙掌相接,仿佛仙境再现;而风中传来珠树上的紫鸾飞翔之声,则赋予了自然景象以生命与活力,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妙境界。

颈联“青尊萧瑟迎秋气,彩笔凭陵对落晖”,将视角转向季节的变化,青色的酒樽在秋风中显得格外萧瑟,与落日余晖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尾联“莫道周南留滞久,受釐今已忆皇闱”,以“周南”借指赵太史,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异地,但心系君王(皇闱),不忘国家与职责的情怀。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赵太史的思念与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友情、责任与理想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高远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44)

黎民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谒张丞相祠

季冬风日凄,于役溯燕阙。

旧疆遵五岭,雄图肇百越。

还顾天井隅,回互秦山别。

关门凝紫烟,陇梅欺芳雪。

翼翼曲江祠,羹墙访遗哲。

岂伊宏词选,风度自殊绝。

再陟承明庐,文武见彰设。

洋洋白羽挥,煌煌金鉴晢。

拜相启江南,凿岭神功揭。

唐历弥千祀,高名齐稷契。

茫茫抚鸿舆,地灵由人杰。

形式: 古风

游南华寺

閒从海上游,挂席遵韶石。

星驿郁夫容,应有弥须迹。

炉峰耸秀异,龙门湛空碧。

中天据南华,四境若完璧。

灵感宝林谶,名重开元额。

祥云澹不飞,古桧何翼翼。

象教亘千龄,传灯惟一夕。

不饮曹溪水,世尘无由释。

不悟明镜台,本来那可译。

师言不二门,至乘无千百。

冥濛恣敖游,舍筏惟所适。

悠悠此溪流,天地无与易。

形式: 古风

游罗浮山

积思久滞淫,兴言恣攀陟。

奇峰亘四百,面面俱可识。

上有飞云峰,远接扶桑色。

迤逦瑶台石,烟霞随杖舄。

群仙宁尽纪,丹灶犹可觅。

家由葛令移,松是秦时植。

仰首接飞鸢,摩崖多籀刻。

朱草希黄落,仙禽无倦翼。

步入梅花村,美酿分玄碧。

可以醉游人,若为驱肉食。

小隐吾敢捐,漫向高山忆。

形式: 古风

送王忠铭先生游罗浮

勋华八座动辉光,玉节忻逢郁水傍。

万里怀归桑梓切,廿年供奉鬓毛苍。

海门日出浮仙岛,天半云飞隐帝乡。

遮莫梅花缓幽酌,玺书今下五云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