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瑞莲

千机云锦里。看并蒂新房,骈头芳蕊。

清标艳态,两两翠裳霞袂。似是商量心事。

倚绿盖、无言相对。天蘸水。彩舟过处,鸳鸯惊起。

缥缈漾影摇香,想刘阮风流,双仙姝丽。

闲情不断,犹恋人间欢会。

莫待西风吹老,荐玉醴、碧筒拼醉。清露底。

明月一襟归思。

形式: 词牌: 双瑞莲

翻译

在千机织就的云锦之中,观赏着并蒂的新人,盛开的花朵如同一对并肩的美人。
她们清雅标致,穿着翠绿的衣裳和霞色的衣袖,仿佛在低声倾诉心事。
她们倚靠在绿色的荷叶上,默默相对无言。湖面如镜,彩舟划过,惊飞了鸳鸯。
她们的身影飘忽不定,香气摇曳,让人想起刘阮二仙的风流,仙女们的美丽。
她们闲适的心情未尽,仍眷恋人间的欢乐。
不要等到秋风吹老了容颜,才去畅饮美酒,哪怕是在清冷的露水中。
对着明月,满心的归思涌上心头。

注释

并蒂:并生的两朵花,比喻夫妻恩爱。
芳蕊:花朵的花蕊,这里指盛开的花朵。
翠裳霞袂:翠绿的衣裳和像霞光一样的衣袖,形容女子的美貌。
商量心事:暗指女子们可能在低声交谈。
绿盖:绿色的荷叶。
天蘸水:形容湖水平静,天与水相接。
玉醴:美酒。
碧筒:古代饮酒的竹筒。
清露:清晨的露水。

鉴赏

这首宋词《双瑞莲》是赵以夫所作,描绘了一幅如梦如幻的莲花盛开图景。"千机云锦里"形象地比喻了莲花繁多且色彩斑斓,如同丝织的锦绣世界。"并蒂新房,骈头芳蕊"写出了莲花两朵紧靠的形态,象征着美好的婚姻或友情。"清标艳态,两两翠裳霞袂"赞美莲花的清新高雅和娇艳动人。

接下来,词人将莲花拟人化,赋予它们似在低声交谈的心事,倚靠在荷叶上默默相对,增添了神秘与生动。"天蘸水"描绘出水面与天空相接的开阔景象,"彩舟过处,鸳鸯惊起"则暗示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

词的后半部分转向想象,莲花仿佛刘阮故事中的仙女,美丽而超凡脱俗,她们对人间欢会仍怀有眷恋。"莫待西风吹老"劝诫人们珍惜当下,尽情享受生活。最后,词人借"清露底,明月一襟归思"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之情,以月光下的莲花为载体,寄托深深的归乡之念。

整体来看,《双瑞莲》是一首以莲花为载体,融合了美景、神话和人生哲理的佳作,展现了赵以夫的词才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69)

赵以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嘉定十年(1217)进士。历知邵武军、漳州,皆有治绩。嘉熙初(1237),为枢密都承旨兼国史院编修官。二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四年,复除枢密都承旨,淳祐五年(1245),出知建康府,七年,知平江府。以资政殿学士致仕。有《虚斋乐府》

  • 字:用父
  • 号:虚斋
  • 籍贯: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 生卒年:1189-1256

相关古诗词

天香.牡丹

蜀锦移芳,巫云散彩,天孙剪取相寄。

金屋看承,玉台凝盼,尚忆旧家风味。

生香绝艳,说不尽、天然富贵。

脸嫩浑疑看损,肌柔只愁吹起。花神为谁著意。

把韶华、总归姝丽。可是老来心事,不成春思。

却羡宫袍仙子。调曲曲清平似翻水。

笑嘱东风,殷勤劝醉。

形式: 词牌: 天香

忆旧游慢.荷花,泛东湖用方时父韵

爱东湖六月,十里香风,翡翠铺平。

误入红云里,似当年太乙,约我寻盟。

叶舟荡漾寒碧,分得一襟冰。

渐际晚轻阴,修蒲舞绿,倦柳梳青。娉婷。黯无语。

想怨女三千,长日宫庭。

六六阑干曲,有玉儿才貌,谁与看承。

柔情一点无奈,频付酒杯行。

到夜静人归,凉蟾自照鸥鹭汀。

形式: 词牌: 忆旧游

忆旧游慢

望红渠影里,冉冉斜阳,十里堤平。

唤起江湖梦,向沙鸥住处,细说前盟。

水乡六月无暑,寒玉散清冰。

笑老去心情,也将醉眼,镇为花青。亭亭。

步明镜,似月浸华清,人在秋庭。

照夜银河落,想粉香湿露,恩泽初承。

十洲缥缈何许,风引彩舟行。

尚忆得西施,馀情袅袅烟水汀。

形式: 词牌: 忆旧游

木兰花慢.漳州元夕

玉梅吹霁雪,觉和气、满南州。

更连夕晴光,一番小雨,朝霭全收。

人情不知底事,但黄童白叟总追游。

驾海千寻彩岫,涨空万点星球。风流。秀色明眸。

金莲步、度轻柔。任往来燕席,香风引舞,清管随讴。

何曾见痴太守,已登车、去也又迟留。

人似多情皓月,十分照我当楼。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