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育王十二题(其十二)重台莲

长疑佛界中,天女来行乐。

为怕山风寒,仙衣尽重著。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翻译

长久以来我都在怀疑,这是否是佛界的仙境,仙女们前来嬉戏游玩。
为了抵挡山间的寒冷风,她们身上的仙衣都穿得格外厚重。

注释

长疑:长久地疑惑。
佛界:佛教中的极乐世界。
天女:神话传说中的仙女。
行乐:游玩嬉戏。
山风寒:山间的冷风。
仙衣:仙女所穿的仙人服装。
尽重著:全都穿得很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名为《和育王十二题(其十二)重台莲》。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佛教文化的迷恋以及他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

“长疑佛界中”,这里的“长疑”表达了一种持续而深刻的怀疑或思考,佛界指的是佛教的世界或者精神领域。诗人似乎在探索和质疑佛法的奥秘,将自己置身于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之中。

“天女来行乐”,诗中的“天女”通常是指佛教中的仙女,她们在天界中享受着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这一句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以及对另一个理想世界的憧憬。

“为怕山风寒,仙衣尽重著”,这两句则是从佛教的美学角度来描绘自然界。山风代表了自然界的冷酷,而仙女为了抵御这种寒冷,不得不穿上一层又一层的衣服。这既可以解读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一种表达。

整体来看,这四句话构建了一幅既有佛教色彩,又富含自然美景的画面。通过仙女和重台莲花的描绘,诗人传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和慎使君出城见梅花

化工呈巧异寻常,镂月裁云费刃芒。

莫怪使君曾立马,染衣浑似有天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咏竹

外边虽节目,内里却空虚。

从来汗流浃,只为写经书。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鱼]韵

咏桃

方朔相逢阿母家,别来几度换年华。

春风合是教伊笑,开尽无名草木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学北堂有海棠一株颜色至佳凋落稍速忆而为诗

来时初见满枝红,璧碎珠沉几日中。

宋玉有邻诚耐事,三年犹在短墙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