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墅明府复调署永丰,羽可舍人诗以寄慰,依韵和之即赠明府(其二)

借才异地得人难,重望春回黍谷寒。

入邺果来仙吏舄,治梁何恃惠文冠。

无求名誉才真切,未必才能便悦安。

试与儿童随竹马,清风处处绕轻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绎为杨春墅明府复调署永丰而作的和诗。诗中表达了对杨明府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其在异地任职的感慨。

首联“借才异地得人难,重望春回黍谷寒”描绘了杨明府在异地施展才华的不易,同时以“重望春回黍谷寒”暗示了时节更替,寓意着希望与寒冷并存,但春天终将到来,暗喻杨明府的政绩会逐渐显现。

颔联“入邺果来仙吏舄,治梁何恃惠文冠”运用典故,赞扬杨明府如同仙吏般的能力,治理有方,依靠智慧与仁德(惠文冠象征智慧与道德)赢得了百姓的拥戴。

颈联“无求名誉才真切,未必才能便悦安”强调了杨明府不追求虚名,而是以实际行动赢得尊重,说明真正的才能并非仅仅体现在名声上,而是通过实际的贡献和影响体现出来。

尾联“试与儿童随竹马,清风处处绕轻鞍”以轻松愉快的场景结束全诗,想象杨明府与孩子们一同游玩的情景,清风轻拂,鞍马轻盈,既展现了杨明府的亲民形象,也寓意着他的政绩如同清风一般,深入人心,带来持久的正面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杨明府个人品质和政绩的赞美,表达了对官员应具备的高尚品德和实际能力的推崇,同时也寄托了对地方治理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1135)

刘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叠和韵(其一)

才说催科抚字难,蒲鞭何处问刘宽。

口碑虽好谁求是,治谱无多要守残。

传德本为清白吏,亲民应异爪牙官。

昨聆绪论如春蔼,早为闾阎卜乂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再叠和韵(其二)

漫道廉声未是难,谁将官况比毡寒。

十年司牧犹真面,今日儒生尚旧冠。

我亦编氓知疾苦,人从行部见清安。

桑麻深处逢诗叟,应向花前暂驻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题梁同年琳圃孝廉小照

江上轻舟趁早回,阶前兰菊手亲栽。

人生第一开心事,刚报花开送酒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谢泰和令沈槐卿同年惠武山鸡(其一)

偶从鹭渚望仙凫,忽报云端到雁奴。

拜捧鱼笺劳远使,廉分鹤粒愧寒儒。

羽毛托物情原重,口腹叨人计已粗。

自笑涂鸦同野鹜,壁间羞对换鹅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