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

巨根穴万蠹,支干蟠九虬。

坚挠石为辅,丛灌斤未脩。

太精旁溢怒,元气中含幽。

下细乱黄发,上肿悬碧瘤。

云颠堕神鹤,月黑啼鬼鹠。

过墙忽拄地,杂木森相纠。

离离络藤藓,俯发还仰收。

柯裂洞尻腹,势侧穿角䚧。

白昼起龙蛰,阴火随雹流。

轮囷之所荫,其翠可一畴。

空山任偃蹇,禀性殊劲遒。

大栋倘有需,来当与子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历经沧桑的老树,其形态独特,生命力顽强。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将古树的根、干、枝、叶等细节描绘得栩栩如生,展现了古树的坚韧与美丽。

首先,诗中提到“巨根穴万蠹,支干蟠九虬”,形象地描绘了古树庞大的根系和蜿蜒曲折的枝干,仿佛是历经千年的岁月洗礼,依然生机勃勃。接着,“坚挠石为辅,丛灌斤未脩”则进一步强调了古树的坚强与不屈,即使面对坚硬的岩石,也能顽强生长,周围的灌木也未能将其修剪。

“太精旁溢怒,元气中含幽”则展示了古树旺盛的生命力和深邃的内在精神,仿佛蕴含着天地间最原始的力量。而“下细乱黄发,上肿悬碧瘤”则通过对比,描绘了古树从底部到顶部的复杂形态,既有细密的枝条,又有突出的瘤状物,展现出其独特的美学特征。

“云颠堕神鹤,月黑啼鬼鹠”则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将古树与自然界的其他元素联系起来,赋予了它神秘而超凡的存在感。而“过墙忽拄地,杂木森相纠”则描绘了古树在空间中的动态之美,以及与其他树木的相互交织,展现了其在自然环境中的重要地位。

“离离络藤藓,俯发还仰收”则通过藤蔓和苔藓的生长,进一步丰富了古树周围生态的多样性,同时也体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循环与和谐。而“柯裂洞尻腹,势侧穿角䚧”则描绘了古树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风霜雨雪,以及其形态的不断变化。

“白昼起龙蛰,阴火随雹流”则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古树比作沉睡的龙,一旦醒来便能释放出强大的力量,同时暗喻了古树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存智慧。最后,“轮囷之所荫,其翠可一畴”则表达了对古树荫蔽之下的宁静与绿意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古树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古树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也传达了对生命坚韧不拔、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旧县篇

大疆荒?春不毛,绝壑中起岿而高。

苍幽赭闭上无磴,朽藤羃涧猿虎巢。

神丁辟石锤飞电,隘路如蛇夺一线。

山洼有荡阔千顷,渐聚民廛气为变。

堠台堡栅交卫防,不筑墙闉自成县。

洪湖一面当其缺,逆泻旋舟万难入。

其馀冈阜密支抱,峻若天关森骨立。

赵宋之微官吏酷,大刑矫帝良民戮。

上苍阴愤降穷殃,索米当金还恣黩。

雉糜搜括坟树薪,不雨三年鬼无肉。

流鸿遍野失里居,分无生理群相驱。

横戈墨面掠军饷,杀人如豕郊腥污。

瘴云惨惨逼泰岱,遂以要险成盗区。

官兵半属寇臂指,外援内结纷难除。

可怜府守逃狐鼠,衢塞燕吴绝通旅。

将军含泪下青兖,筹略无成饮刀羽。

力抗不得招使安,一夕山营付焦炬。

我行其地禾黍蓬,刮目喜变泱泱风。

岩魈木客尽驯扰,蹯?亦纳皇仁中。

闻昔锄耒垦阡界,尚得战骨如坏铜。

悲歌独立浩四顾,岚光照渌天青空。

形式: 古风

短歌寄厉三叶十八七章(其一)

神骝不能耕,不如田舍牛。

真人在天安可求,使我仰面心烦忧。

瑶扉辟寒碧,鸾语吹斗芒。

以心向明月,层云上掩何苍苍。

且须骑虎觅灵药,西穷星海东扶桑。

形式: 古风

短歌寄厉三叶十八七章(其二)

掩雀之网不能罗凤,系兔之索不可以搏狮。

持镜照君君不知。

绿波千尺愁光辉,人亦有心兮能弗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短歌寄厉三叶十八七章(其三)

有女有女娇且柔,盛年欲嫁无蹇脩,箧中锦被三千留。

东邻丑妇过相狎,解衣持示珊瑚钩。

高城日晒低田雨,凤皇无声老鸦语。

思我梁鸿兮在何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