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名长意短,口正心邪。
弃忠贞于郑国,忘信义于吾家。
这首诗是对当时某位官员苏世长的人品进行讽刺。"名长意短,口正心邪"说明苏世长表面上似乎很有道德,但实际上却心术不正,缺乏真正的善意。"弃忠贞于郑国,忘信义于吾家"则进一步指出他在外面丢失了对国家应有的忠诚,在家庭中也忽视了基本的信义。
整首诗通过对比苏世长的表里不一,展现了作者对其人格的深刻批评。这种用词尖锐、意象鲜明的手法,是唐代文学风格之一,也体现出李渊在诗歌创作上的高超技艺和敏锐观察力。
不详
祖籍邢州尧山,唐朝开国皇帝。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义宁二年(618年)农历五月,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并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后,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儿子李世民。贞观九年(635年),病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上元元年(674年)农历八月,改上尊号为神尧皇帝。天宝十三载(754年)农历二月,上尊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昔年桃李已滋荣,今日兰荪又发生。
葑菲采时皆有道,权衡分处且无情。
叨陪鸳鹭朝天客,共作门阑出谷莺。
何事感恩偏觉重,忽闻金榜扣柴荆。
许国从来彻庙堂,连年不为在疆场。
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中异姓王。
万骑争歌杨柳春,千场对舞绣骐驎。
到处尽逢欢洽事,相看总是太平人。
铁骑横行铁岭头,西看逻逤取封侯。
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