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喜遂投闲意,开轩出竹林。
高空苍雪堕,永夏绿云深。
缥帙涵晴色,湘帘驻晚阴。
须知子猷兴,千载一虚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聚碧轩的环境与氛围。首句“喜遂投闲意,开轩出竹林”表达了诗人因得闲暇而欣喜,推开轩窗,步入竹林的情境,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接着,“高空苍雪堕,永夏绿云深”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将天空比作苍茫的雪地,竹林深处仿佛是夏日里的一片浓密绿云,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象。
“缥帙涵晴色,湘帘驻晚阴”则进一步描绘了轩内的景致,缥缈的书卷映照着晴朗的光线,湘帘在傍晚时分阻挡了外界的阴凉,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书香气息的空间感。最后,“须知子猷兴,千载一虚心”引用了东晋名士王羲之的侄子王献之(字子猷)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志趣的向往,认为这种超脱世俗的心境是跨越千年的永恒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聚碧轩内外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不详
又号半轩,亦号楮园。淹贯经史百家,议论踔厉。元末授徒齐门,与高启、徐贲、张羽等号为十友,又称十才子。富人沈万三延为家塾师。明洪武初,有司延为学官。旋谢去,隐于石湖。赴京探二子,凉国公蓝玉聘于家馆。蓝玉党案发,行父子坐死。能书画,善泼墨山水,有《二王法书辨》,另有《楮园集》、《半轩集》等
一曲清湾几曲山,白云红树夕阳间。
高秋剩有登临兴,不惮携琴日往还。
藏亲已云竟,思亲那可忘。
写亲藏魄处,朝夕似亲傍。
长松知几树,树树著清风。
飞雨夜初急,怒涛秋更雄。
醉归山月里,高卧石楼中。
那复钧天梦,知音自不穷。
漾水迢迢远空,当楼历历遥峰。
高捲湘帘独坐,烟中几朵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