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送李士弘侍读摄祠王屋》由元代诗人柳贯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李士弘即将前往王屋山祭祀的场景渲染,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对人物的赞美。
首句“河山肺腑树灵峰”以壮丽的自然景象开篇,将山川比作人的肺腑,灵峰则象征着神圣与超凡脱俗,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接着,“泰乙高居象帝容”进一步强调了祭祀之地的崇高地位,泰乙是古代神话中的天帝,此处借指祭祀活动的神圣性。
“苍玉登坛亲藻籍,黄金涂检盛函封”两句描绘了祭祀仪式的庄严与隆重,苍玉代表珍贵与纯洁,登坛亲藻籍意味着亲自参与并主持仪式;黄金涂检、盛函封则是对祭品和仪式物品的精心准备,体现了对祭祀活动的重视和恭敬。
“林光忽与升烟合,云气初乘委佩重”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烘托出祭祀仪式的神圣感。林光与升烟的融合,云气与佩饰的重叠,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寓意着天地间的和谐与沟通。
最后,“归格神休奉明主,恩流偏觉侍臣浓”表达了对李士弘此行的祝福与期待。归格神休,意为在神的庇佑下返回,奉明主则表明对君主的忠诚与敬仰。恩流偏觉侍臣浓,意味着在这样的神圣时刻,作为侍臣的李士弘感受到的恩泽更为浓厚,同时也暗示了君主对他的特别器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赞美了李士弘的高尚品德和即将进行的神圣使命,也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宗教与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