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登旸台山绝顶望明陵

登临纵目,对川原绣错,如襟接袖。

指点十三陵树影,天寿低迷如阜。

一霎沧桑,四山风雨,王气消沈久。

涛生金粟,老松疑作龙吼。

惟有沙草微茫,白狼终古,滚滚边墙走。

野老也知人世换,尚说山灵呵守。

平楚苍凉,乱云合沓,欲酹无多酒。

出山回望,夕阳犹恋高岫。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此诗《念奴娇·登旸台山绝顶望明陵》由清代词人王鹏运作于19世纪。全词以登高远眺之景为背景,抒发了对历史变迁与自然永恒的感慨。

开篇“登临纵目”,诗人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川原如锦绣般错落有致,仿佛衣袖相接。接着“指点十三陵树影”,点明所望之处为明朝诸帝陵寝所在之地,天寿山的陵墓群低矮如土丘,透露出历史的沧桑感。随后,“一霎沧桑,四山风雨,王气消沈久”一句,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王朝更迭带来的变化,山中风雨象征着历史的动荡。

“涛生金粟,老松疑作龙吼”两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中景象,金粟般的波涛与老松的声响,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含历史的回响。接下来,“惟有沙草微茫,白狼终古,滚滚边墙走”则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荒凉与历史的痕迹,白狼河畔的边墙在风沙中蜿蜒,象征着古代战争的遗迹。

“野老也知人世换,尚说山灵呵守”两句,通过老农的视角,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类历史变迁的思考,山灵似乎在守护着这片土地与历史的记忆。最后,“平楚苍凉,乱云合沓,欲酹无多酒”描绘了一幅苍凉的秋日图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无奈。“出山回望,夕阳犹恋高岫”则以夕阳眷恋高耸的山峰,象征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43)

王鹏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一字幼霞,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 字:佑遐
  • 籍贯:中年自号半塘老
  • 生卒年:1849—1904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送安晓峰侍御谪戍军台

荷到长戈,已禦尽、九关魑魅。

尚记得、悲歌请剑,更阑相视。

惨澹烽烟边塞月,蹉跎冰雪孤臣泪。

算名成、终竟负初心,如何是。天难问,忧无已。

真御史,奇男子。只我怀抑塞,愧君欲死。

宠辱自关天下计,荣枯休论人间世。

愿无忘、珍惜百年身,君行矣。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八声甘州.送伯愚都护之任乌里雅苏台

是男儿万里惯长征,临歧漫凄然。

只榆关东去,沙虫猿鹤,莽莽烽烟。

试问今谁健者,慷慨著先鞭。

且袖平戎策,乘传行边。

老去惊心鼙鼓,叹无多忧乐,换了华颠。

尽雄虺琐琐,呵壁问苍天。

认参差、神京乔木,愿锋车、归及中兴年。

休回首,算今宵月,犹照居延。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水龙吟.乙未燕九日作

东风不送春来,如何只送边声至。

断云阁雨,帘栊似梦,冷清清地。

炉火慵温,唐花欲谢,恼人天气。

更无端清角,乍凄还咽,真为唤,新愁起。

记得年年燕九,闹铜街、春声如沸。

香车宝马,青红儿女,白云观里。

节物惊心,清游谁续,好怀难理。

算胜他铁甲,冲塞堕指,向沙场醉。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金缕曲.二月十六日纪梦

梦境非耶是。是分明、亲承色笑,融融泄泄。

晴日房栊周旋久,左右孺人稚子。

恍历历、少年情味。

懊恨晨钟催梦转,拥寒衾、往事零星记。

剩点点,行行泪。不堪衰鬓成翁矣。

试回头、卌年弹指,悲欢梦里。

难得宵来团圞乐,情话依依在耳。

似远别、悤悤分袂。

若是九原仍骨肉,算此身、此日翻如寄。

非耶是,问谁会。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