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傅曰会郎中用体斋见慰韵(其一)

秋来哭子正酸辛,又悼通家意更真。

寄我尚题前月信,惜君犹是后生身。

江山荏苒年华尽,梦寐分明笑语亲。

因与大苏谈旧事,半床风雨两愁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深切的哀思与怀念之情。诗人李东阳在秋季悼念失去的孩子时,不仅感伤于自己的悲痛,还对逝去的朋友傅曰会郎中深表同情,情感真挚,溢于言表。

首联“秋来哭子正酸辛,又悼通家意更真”,开篇即点明了季节与事件,秋天的凄凉与失去亲人的痛苦交织在一起,诗人的情感如同秋风般沉重而真实。接着,“又悼通家意更真”一句,不仅表达了对孩子的哀悼,也对逝去的朋友傅曰会郎中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和怀念,情感层次丰富,令人动容。

颔联“寄我尚题前月信,惜君犹是后生身”,通过回忆与朋友的书信往来,以及对方仍为后辈的事实,进一步深化了对逝者的怀念。寄来的信件,虽是前月所写,却承载着深厚的情谊;而对方作为后生,仍然年轻,这样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失去的遗憾与不舍。

颈联“江山荏苒年华尽,梦寐分明笑语亲”,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江山依旧,但年华已逝,只有在梦中才能重温逝者生前的欢声笑语,这份情感的细腻与深刻,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尾联“因与大苏谈旧事,半床风雨两愁人”,以与友人谈论往事为引,描绘了一幅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两人相对而坐,共同缅怀逝者的情景。这种情境既温馨又充满哀愁,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怀念的深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失去亲人的哀悼与对逝去朋友的怀念,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哭傅曰会郎中用体斋见慰韵(其二)

登科犹记岁逢辛,曾见趋堂画里真。

应与傅岩为后裔,定知何逊是前身。

文章饰吏谁兼美,兄弟论交我最亲。

月落屋梁秋署冷,忆君还是梦中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吴学士克温之南京

玉堂风月每平分,北客南来又送君。

千里山川非远别,两都词赋旧能文。

亭边野兴随脩竹,江上归心驻白云。

二十年前曾此梦,不胜吟望立斜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一舫斋诗

十亩青山八九椽,卧游聊以屋为船。

星槎有路疑秋泛,波浪无声搅夜眠。

东海添筹非浪语,南华飘瓦亦同篇。

也知白发诗人兴,不在芦花浅水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衍圣公闻韶袭封还阙里

夜来佳气绕门阑,晓听郎君已拜官。

鲁郡山川归旧国,孔林蘋藻荐新盘。

田无公税堪为养,家有遗书正好看。

从此云霄是平地,道途长为报平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