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除夕

十亩负江田,归耕已七年。

稚松云堰地,雏女发垂肩。

贝叶翻将绽,荷衣著屡穿。

贫乡何可恋,大抵为林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贫困乡村的无奈与决绝。首句“十亩负江田,归耕已七年”点明了诗人长期在江边的十亩田地上劳作,过着归耕的生活,时间已经过去七年。接着,“稚松云堰地,雏女发垂肩”两句,通过描写幼小的松树和垂肩的少女形象,营造出一种质朴而略带哀愁的乡村景象。松树稚嫩,少女年幼,都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无常。

“贝叶翻将绽,荷衣著屡穿”则进一步展示了乡村生活的艰辛与贫困。贝叶指的是竹叶,这里可能是指衣物或生活用品的破旧;荷衣则是荷叶制成的衣服,常用于形容简陋的衣物。这两句暗示了诗人及家人因贫困而不得不穿着破旧不堪的衣物,生活条件极为艰苦。

最后,“贫乡何可恋,大抵为林泉”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他感叹于贫困乡村的不可恋,似乎在暗示自己内心深处对于自由、宁静的山林生活的渴望。这种情感流露,既是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艰辛与贫困,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体现了其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春日同谢于楚周观国小脩李澄之王尚夫崔晦之刘绳之过智者堂访度门法师

数里碧阴森,高禅静亦吟。

趁花来远涧,听鸟入平林。

历尽摧车坂,稍存绕指金。

浮尘都歇尽,未歇唾壶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诸衲见过

閒即过东皋,衲衣对酒糟。

袖中怀米帖,花底读离骚。

箔卷垆烟细,窗寒石累高。

负家无可供,沚水与溪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哭江进之(其一)

石火乍飘红,匆匆四闰中。

才名巴子国,吏迹馆娃宫。

洗海登天月,催芳烂蕊风。

不留长把玩,收拾与虚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哭江进之(其二)

案有君遗迹,时时动我悲。

梦中呼白也,卷里哭微之。

骨似凝冰石,心如静水池。

太玄那得比,嘱累有佳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