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吴子孝所作的《送陈给事使琉球》。诗中描绘了朝廷派遣使者出使遥远的琉球国的情景,充满了对使者使命的庄重与对远方国家的敬意。
首句“圣明新诏贲穷荒”,开篇即点明了皇帝的旨意如同光照荒远之地,显示了君主的英明与仁慈。接着“玉节金符下建章”一句,以“玉节”和“金符”象征使者身份的尊贵,以及朝廷对此次出使的重视。“万里春风随斗柄,九天帆影落扶桑”两句,运用浪漫的想象,描绘了使者乘风破浪,航向遥远东方的壮丽景象,春风与斗柄、九天帆影与扶桑的结合,既展现了地理的辽阔,也寓意着使者使命的神圣与伟大。
“山川尽入周王贡,笳鼓先令海若藏”两句,进一步描述了使者出使的深远影响,不仅山川之物皆为贡品,连海神都为之静默,显示出此次出使的影响力之大。最后,“暂慰远人归欲早,紫除青琐待徘徊”表达了对使者早日完成任务、平安归来的期盼,同时也暗示了朝廷对使者归来后将给予的高规格接待与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外交活动的庄严与神圣,以及对远方国家的尊重与友好,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国家使命的崇高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