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每见营营止樊棘,不应遗矢未央宫。
恐报苻坚笔端事,自疑今在洒心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现象——七月二十日,忽然有青蝇在坐隅中翔舞,不愿离去。诗人以此为契机,展开了对某些事务的担忧与内省。
"每见营营止樊棘,不应遗矢未央宫。"
这里,“营营”指的是小虫如蚂蚁般忙碌的样子,而“樊棘”则是形容荆棘丛生的地带。“遗矢”意指留下箭一般的东西,但在此处应为比喻,意味着某些事情或信息被遗漏或未了结。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周围环境中细微之物的观察,以及对一些尚未完成事务的关注。
"恐报苍坚笔端事,自疑今在洒心中。"
“恐报”意味着担忧或害怕,而“苍坚”应指的是某种强硬或难以改变的事物。在这里,“笔端事”可能暗示诗人对于书写或记录的事情感到不安,或许是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而“自疑今在洒心中”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心境的探究,似乎在反思自己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现象和个人情感的交织,表现出一种对周遭事务的关注与内省,同时也流露出一丝不安与自我怀疑的情绪。
不详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风潮初见土人云,始愧鲰生泥昔言。
却以所经疑柱史,著书应祗为中原。
后世新奇方竞出,难持古语对时云。
欲将老氏飘风语,刊剟还同火浣文。
风不终朝闻老氏,撼山今既一期馀。
得非造化誇能事,要使人无尽信书。
今朝自撒窗前栅,决眦双凫没绮塍。
便是提封无限界,不忧闽陌误东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