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了了年时月。画秋心、雾明星淡,夜光如雪。

落抱圭琼天咫尺,初信人间清绝。

休便向、圆时伤缺。

叱诧风云良已倦,倚清凉、须胜嘶尘热。

依薄酒,酹佳节。三年积意禁磨灭。

对芳辰、低徊昨梦,旧情新揭。

南北去来随瘁雁,飘泊处、流光挥忽。

醉梦不辞歧路远,近中年、去住悲难决。

谁与共,坐寥泬。

形式:

鉴赏

这首《金缕曲》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严既澄所作,其文笔深沉,情感丰富,展现了词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开篇“了了年时月”,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岁月流逝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无情与不可逆转。接下来,“画秋心、雾明星淡,夜光如雪”几句,通过秋夜的景色,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表达了词人心境的孤寂与淡然。其中,“雾明星淡”与“夜光如雪”形成鲜明对比,既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喻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落抱圭琼天咫尺,初信人间清绝”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清绝之感,仿佛词人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体验着超脱世俗的宁静与纯净。然而,“休便向、圆时伤缺”一句,又透露出词人对人生无常、圆满与缺憾并存的深刻理解,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叱诧风云良已倦,倚清凉、须胜嘶尘热”两句,词人以“叱诧风云”形容过往经历的波澜壮阔,而“清凉”与“嘶尘热”的对比,则体现了他对过去喧嚣生活的厌倦和对当前宁静生活的向往。倚靠清凉,远离尘嚣,是词人内心深处的渴望。

“三年积意禁磨灭,对芳辰、低徊昨梦,旧情新揭”几句,词人回顾过去的三年,那些积累的情感与记忆似乎难以磨灭,面对美好的时光,他陷入了对往昔梦想与情感的回忆与反思之中。这里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挣扎。

“南北去来随瘁雁,飘泊处、流光挥忽”两句,以南来北往的大雁比喻词人的漂泊生活,流光易逝,岁月匆匆,表达了词人在动荡生活中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醉梦不辞歧路远,近中年、去住悲难决”两句,词人虽然在梦中寻求慰藉,但面对人生的抉择,却感到难以决断。这反映了词人在中年阶段面临的复杂心境,既有对未来的不确定与迷茫,也有对过去与现在的不舍与留恋。

最后,“谁与共,坐寥泬”一句,词人发出孤独的呼唤,表达了在广阔天地间寻找知音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他在心灵上的孤独与寂寞。

整体而言,《金缕曲》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生命、时间、情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以及在复杂人生境遇中的自我探索与寻求解脱的过程。

收录诗词(46)

严既澄(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辛酉元宵后三日亚鹤召宴

一往幽情特地真。珠钿曾未饰低颦。

定知心怯酒边人。

拼得梦余重入醉,可怜秋后略回春。

无多芳意莫逡巡。

形式:

玉楼春.拟花间词

薰炉向晚灰余烬。鸾镜依徊千万恨。

心如冬日别逾温,泪似秋霖霏不尽。

今宵有梦须难稳。不耐愁眠禁闷损。

一冬长自盼春来,只恐人殊花有信。

形式:

点绛唇

剪剪西风,为人吹冷心头血。

旧驩难掇,休对窥帘月。俯仰生平,一夜肠千结。

愁时节。便成芳梦,梦里仍呜咽。

形式:

临江仙.寄平伯颉刚都中

西笑经年多怅惘,故人幽绪难言。

只余明月共婵娟。梦犹矜绿鬓,人已近中年。

贫病生涯安渐惯,低徊情性依然。

此生应悔落晴天。逢场添眷恋,无恨不缠绵。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