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归家后的生活场景与心境。首联“饭罢从公薄暮回,炉香袅袅渐成灰”写出了诗人结束公务,带着一天的疲惫回到家中,炉火的香气渐渐消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颔联“无人叩户堪闲坐,有子知书许共裁”则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家庭的渴望,既有无人打扰的闲适,又有与子女共同学习的乐趣。
颈联“诗补求名慵琢句,酒缘多病戒衔杯”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状况。他不为追求名声而刻意雕琢诗句,而是以健康为重,戒酒自省。这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淡泊与对健康的重视。尾联“闭门高卧鼾终夜,那有春愁枕上来”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夜晚的宁静与内心的平静,没有春愁侵扰,只有鼾声相伴,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归家后的内心世界,既有对日常生活的享受,也有对健康和精神世界的追求,体现了清末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