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退对月有怀芳洲景文至不忘仆为古诗三首语意浓至次韵以谢并寄芳洲景文(其三)

丈夫贵意气,岂必在合并。

琅琅对月篇,中有伐木声。

夫子黎汤流,事事誇奇情。

未忘雷张旧,蒯绠愧青萍。

向来在匣时,雌雄互悲鸣。

分离未云远,泾渭判浊清。

精灵谅密契,岁月空峥嵘。

吾方师漆园,因剑论养生。

时时呼斗酒,磊落浇使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琅琅对月篇”、“伐木声”、“雷张旧”、“泾渭判浊清”等,不仅描绘了对月吟诗的情景,也隐喻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的变迁。

“丈夫贵意气,岂必在合并”,开篇即点明了诗的主题——意气重于形式的结合。接着,“琅琅对月篇,中有伐木声”,通过描述诗人对着明月吟诵诗歌,内心仿佛能听到伐木的声音,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和情感的流动。

“夫子黎汤流,事事誇奇情”,这里赞美友人如同古代的贤士,行事独特,充满奇情。接下来的“未忘雷张旧,蒯绠愧青萍”,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友情的怀念,同时也暗含了对自己未能像友人那样保持独特个性的自省。

“向来在匣时,雌雄互悲鸣”,通过比喻,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作剑在匣中的状态,雌雄剑的悲鸣象征着分离时的不舍和哀伤。“分离未云远,泾渭判浊清”,进一步强调了虽然分离,但情感并未淡去,就像泾河与渭河虽分道扬镳,但各自的水质依然清晰可辨。

“精灵谅密契,岁月空峥嵘”,表达了尽管时间流逝,但彼此之间的情感纽带依然紧密,岁月的磨砺反而让这份情感更加珍贵。“吾方师漆园,因剑论养生”,诗人自比庄子,认为剑可以用来谈论养生之道,寓意通过修炼内心,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

最后,“时时呼斗酒,磊落浇使平”,诗人希望在相聚之时,能够畅饮美酒,消除心中的不快,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以及对友情、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362)

徐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 字:山玉
  • 号:松巢
  • 籍贯:江西鄱阳
  • 生卒年:1255~1325

相关古诗词

丁酉正月九日省谒家叔洁山居士于郭仙峰下是日仲退亦省其叔四山翁于是偕行洁山既留饭送别乌龙潭上裴回久之绝壁梅花炯然独立如高人招之不来冻泉泠泠下岩窦如瑟筑声相顾绝赏因以春山多胜事分韵约四山父子同赋时四山留外未归也韵以齿次瑞得多字

新年未入山,今晨风日和。

况复得胜友,发兴凌嵯峨。

冰澌激阴湍,草色明阳坡。

老梅高标致,疏花自岩阿。

樵儿与牧竖,迎笑相谁何。

问我结茅意,何年此婆娑。

悠然会深情,临风发清歌。

回首红尘中,孰与青山多。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次韵芳洲先生题法云寺流玉阁

危檐面长洲,晴雨各有趣。

滩鸣九霄佩,江泻千丈素。

笑问流玉师,岁月不知度。

心空忘境胜,力定得实悟。

师云住是间,非住非非住。

更问有句无,寒藤倚枯树。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芳洲寄古诗一首申山中之约次韵奉谢

憎欲毋已甚,同尘正自佳。

我如张仲蔚,蓬蒿满荒阶。

观化有妙悟,委运增旷怀。

鸿飞正冥冥,鸡鸣漫喈喈。

美人芳杜姿,玩世善打乖。

曲肱有真乐,俟命且洁斋。

身屈道则尊,不事堑与崖。

平生山中约,高致许我侪。

此语二十年,此事行当谐。

试看红尘客,踏破几铁鞋。

形式: 古风 押[佳]韵

君子法天运

君子法天运,小人昧时几。

法天贵自强,时哉几甚微。

强则无退惰,微则有是非。

终期德业成,无为小人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