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琵琶仙》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刘永济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山中凄美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先,“秋老山空,乱蛩里、露草光摇玑玓”,开篇即以秋日山林的空旷和虫鸣声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氛围,露草在月光下闪烁着玑玓般的光芒,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寒意的意境。
接着,“鸾驾应怯新凉,霓衣皱轻白”,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凉意,鸾驾(神话中的神鸟)似乎也感受到了这股凉意,霓裳(神话中的仙女所穿的衣裳)在月光下显得轻盈而略显皱纹,形象地表现了秋夜的凉爽与宁静。
“愁记省眠云俊侣,暗萦惹十年尘迹”,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回忆起与云游四海的知己共度的岁月,以及那些已成往事的尘世痕迹,流露出深深的忧愁与不舍。
“涨海铜琶,明湖翠盏,都到胸臆”,通过比喻,将心中的情感比作大海的铜琶(古代乐器,象征激昂的情感)和明湖的翠盏(形容清澈明亮),生动地展现了词人内心情感的丰富与复杂。
“算惟有丸月疏星,向天末、依然伴岑寂”,最后两句点明主题,月亮与星星虽孤独却始终相伴,象征着词人在面对人生变迁与孤独时的坚韧与坚持,同时也寄托了对永恒不变事物的向往。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哲思,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