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杨基的《舟中闻促织》描绘了诗人舟行之际听到促织(蟋蟀)的哀鸣,引发内心的情感波澜。首句“促织来何处”,以疑问起笔,引人想象促织的来源,暗示旅途的孤独与异乡感。接下来,“哀吟近短篷”进一步渲染了促织悲切的叫声,仿佛与诗人的孤寂心境相呼应。
“不堪为客里”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无奈和愁苦,而“况复是舟中”则加重了这种漂泊之苦,舟行水上更添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残梦寒衾月,孤灯夜枕风”两句,描绘出夜晚舟中的凄凉景象,月光下的残梦和冷被,以及独对孤灯、听风声的场景,都烘托出深深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最后,“此时肠欲断,恨不耳双聋”直抒胸臆,诗人内心痛苦至极,恨不得自己能听不到这哀怨的促织声,以求暂时的解脱。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生动展现了诗人舟中听虫的孤寂与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