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青原呈王元勃舍人周秀实监丞

异时黄鲁直,尝赋青原诗。

至今青原山,名与星斗垂。

自从有宇宙,孰能磨灭之。

昨日从大旆,上读前人碑。

欲学下一语,自觉落笔迟。

我等如湛辈,后世谁复知。

治君千载人,治中同一时。

两公俱大手,妙语仍崛奇。

得句未肯吐,神物悭护持。

光艳出月胁,当留照岩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庭圭所作,名为《游青原呈王元勃舍人周秀实监丞》。诗中以游历青原山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异时黄鲁直,尝赋青原诗”,提到黄庭坚(字鲁直)曾赋诗赞美青原山,引出了对青原山历史文化的追溯。接着,“至今青原山,名与星斗垂”一句,强调了青原山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其名声如同星辰般璀璨,永垂不朽。

“自从有宇宙,孰能磨灭之”则进一步阐述了青原山历史的悠久和不可磨灭性。接下来,“昨日从大旆,上读前人碑”描述了诗人亲自探访青原山,阅读古人碑文的情景,表达了对先贤智慧的敬仰。

“欲学下一语,自觉落笔迟”表明诗人试图模仿前人的诗句,但发现自己难以达到同样的高度,流露出一种谦逊和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随后,“我等如湛辈,后世谁复知”表达了对当下与未来传承的忧虑,暗示了文化传承的不确定性。

“治君千载人,治中同一时”可能是指青原山与历史上的治国者或文化名人共存于同一时空,强调了青原山作为文化圣地的地位。接下来,“两公俱大手,妙语仍崛奇”赞扬了青原山上的两位重要人物,他们的言辞深邃而独特。

“得句未肯吐,神物悭护持”表达了对诗句创作过程的神秘感,暗示了灵感的珍贵和不易获取。最后,“光艳出月胁,当留照岩扉”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诗句如同月光般明亮,照亮了岩石之门,寓意着这些诗句将永远闪耀并指引后来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游历青原山的经历,展现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敬畏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收录诗词(854)

王庭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次白沙

朝发螺浦湄,暮宿白沙口。

初为夜行计,有物应掣肘。

山云四面起,风涛半江吼。

落帆危石矶,就枕不敢久。

林深鸣鹤鹊,村远闻鸡狗。

梦觉知月明,破篷见牛斗。

起视天色清,解缆欲放溜。

浪头聒天响,掀簸入我牖。

蒲帆未及张,篙师复回首。

渡头有古祠,壁画杂怪丑。

舟人相与言,劝我酬神酒。

出处本细事,阴晴亦常有。

我固不问天,岂问土木偶。

形式: 古风

寄胡邦衡兼简陈佥判黄书记

斯文久寂寞,谁应擅雕龙。

万事问伯始,今复得此公。

涛澜翻笔舌,锦绣蟠心胸。

平时吐佳句,逸气如长虹。

制策收俊异,行当推选锋。

元龙湖海士,江夏无双童。

词彩俱秀出,春葩发青红。

铿锵排律吕,纯音玉琤琮。

草木吾臭味,坐隔神螺峰。

遥闻玉荆产,长松想清风。

安得奋馀勇,提戈噪其中。

且愿试音响,径须撞巨钟。

形式: 古风

向衡州生日

嵯峨阊阖西风回,赤霄夜半天门开。

昴星麒麟下穹昊,两家同日生公台。

两公为谁张与向,人物堂堂真汉相。

愿公接武未央庭,禁直金銮对方丈。

形式: 古风

张持操携徐献之侍郎书见访兼出示著述中兴论诸杂文为赋诗一篇以文轴还之他日亦录寄献之也

君不能徒步上书献天子,又不能移书帝城结王公。

欲将笔力扛九鼎,纸上有说能平戎。

宣和治极久忘战,羯奴骑马嘶淮甸。

是时犹屯百万师,无人北向放一箭。

大臣搏手知何为,草间公卿儿女啼。

至今谋国无上策,读君断藁令人悲。

君家人物照青汗,曲江犹识胡雏乱。

他年论事要回天,应向荆州寻好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