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沈纫兰所作的《次外君寄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身漂泊生活的感慨。
首句“懒性或成癖,偏愁往返频”描绘了诗人因懒散的天性而形成的习惯,却偏偏为频繁的来往奔波而感到忧愁。这种矛盾的心情,反映了诗人对现状的无奈与不满。
接着,“牛衣思旧泪,马首恨羁身”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在牛衣中哭泣的农夫和被羁绊在马首的旅人,形象地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当前羁旅生涯的不满与遗憾。
“故国梅舒萼,江干柳报春”则转向对故乡的思念,梅花绽放,江边柳树报春,这些自然景象触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最后,“画楼今夜月,同照别离人”以月光为媒介,将诗人与远方的朋友联系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感受到同一轮明月的温暖与陪伴,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友情、对故乡的复杂情感,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