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平乐·教鹦鹉语》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词人沈谦所作。词中以晓帘、鹦鹉、春光、断云、残雨等自然景象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情感与哲思。
开篇“晓帘妆罢”,描绘了一幅清晨女子精心打扮的画面,暗示着一种细腻而略带哀愁的情感氛围。接着,“逗得鹦哥挂”一句,将注意力转向了鹦鹉,通过鹦鹉这一形象,引出对时光易逝、虚幻无常的感慨。“过眼韶光都是假”,直接点明了时间流逝的虚幻性,让人不禁反思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教把春风来骂”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春风赋予了情感,仿佛春风也对这虚幻的韶光表达了不满或讽刺,进一步强化了对时光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下半阙“断云残雨无凭”承上启下,继续探讨时间的不可捉摸和无常性。断云残雨象征着变化莫测的自然现象,同时也暗喻人生的起伏不定和难以预测的命运。接下来,“不劳莺燕傅情”一句,通过对比莺燕的忙碌与情感的表达,反衬出人的感情在面对无常世界时的无力感。
最后,“明日买丝绣佛,与他同念心经”表达了主人公在面对生命的无常与虚幻后,寻求心灵寄托与平静的态度。通过绣佛、念经的方式,寻找内心的安宁与解脱,体现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在面对这种现实时寻求内心平静与精神寄托的智慧。